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城市老旧小区排水系统更新改造施工技术研究

作者

李卫建

监利市消防工程服务中心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 43330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排水系统暴露出的安全隐患和功能缺陷日益突出,排水不畅、管道渗漏、雨污混排等问题屡见不鲜,成为城市治理中的重点难题。排水系统不仅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舒适度,更直接影响城市防涝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如何高效、安全、可持续地推进老旧小区排水系统的更新改造,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课题,亟待探索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路径与改造模式。

一、老旧小区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技术挑战

老旧小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产物,其排水系统大多建设年代久远,受限于当时的规划标准、施工工艺及管材性能,普遍存在管道老化、结构失稳、功能退化等问题。一方面,排水管道多为混凝土或陶土材料,使用年限已超过设计寿命,易出现裂缝、渗漏、塌陷等结构性病害,严重影响排水通畅性与系统稳定性。另一方面,早期设计未充分考虑雨污分流与城市防洪需求,导致排水管径偏小、坡度不合理,排涝能力不足。一遇强降雨,排水系统即面临超负荷运行,易造成小区道路积水、污水倒灌等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老旧小区普遍缺乏科学的排水系统管理手段和配套设施,部分小区存在私接管线、雨污混排等问题,使得污水进入雨水管道或雨水排入污水管网,破坏城市排水系统整体运行秩序。在部分城市,雨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湖,污染水体,加剧城市水环境恶化。同时,小区内的检查井、雨水口、排水沟等附属设施长期失修、淤积严重,降低排水效率,增加养护难度。由于地下管线资料缺失或不完整,给后续的排查与改造工作带来极大障碍,影响改造工程的准确性与施工效率。

在技术实施层面,老旧小区排水系统的更新改造需克服空间受限、地下管线复杂、施工扰民等多重挑战。小区建筑密集,道路狭窄,地下已布设电力、燃气、通信等多类管线,交叉作业难度大,易引发安全事故,制约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要求施工单位在工期安排、噪声控制、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改造工程还需统筹考虑周边市政排水系统衔接、雨污分流标准、排水能力平衡等因素,确保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这些问题不仅对技术方案提出更高要求,也对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及多部门协同配合形成综合考验。

二、排水系统更新改造的关键施工技术与实践路径

在城市老旧小区排水系统更新改造过程中,技术路径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改造工程的效果与可持续性。首要的技术核心在于合理规划与设计,包括现状系统的全面调查、排水能力模拟分析、问题点识别及方案比选。通过 CCTV 管道内窥检测、高精度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可准确掌握地下排水管网布设情况和病害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区地形、建筑密度、周边市政管网容量等因素,优化雨污分流方案,确定新旧管线布设形式,合理规划排水流向和管径配置,提高系统的排水效率与抗风险能力。

在具体施工技术方面,非开挖修复与更新工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空间受限、交通密集的区域。常见非开挖技术包括CIPP 内衬修复、喷涂法、原位固化法、螺旋缠绕法等,能够有效修复管道裂缝、腐蚀及接口错位问题,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道路开挖量,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干扰。此外,对于管道破损严重或需更换的新建管线,可采用小型顶管、微型盾构等先进施工装备,实现在狭窄环境下精准施工,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同时,在小区节点部位,设置截污井、调蓄池、初期雨水处理装置等设施,提升雨污分流效果与排放达标能力。

实践路径上,改造工程应注重系统性与分阶段推进,采取“调查—设计—施工—评估”全流程闭环模式,确保各环节科学衔接。项目实施前应进行详细的居民沟通和施工告知,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差异化施工方案,灵活安排施工时序,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及雨季。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智能化手段应用,采用管网监测传感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实现对排水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与动态管理。完工后,通过水力测试、水质抽检及流量评估,全面验证系统运行性能,确保改造目标达成。通过多专业协同、多技术融合与精细化管理,老旧小区排水系统更新改造工程能够高效推进,显著提升小区环境品质与城市排水能力。

三、排水改造对提升城市排涝能力与环境质量的综合效益分析

老旧小区排水系统更新改造不仅是基础设施的简单修复,更是提升城市整体排涝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的雨污分流设计与排水网络优化改造,可有效缓解暴雨期间的排水压力,避免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行,降低道路积水、房屋内涝和污水倒灌的发生率,增强城市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在城市雨季频繁、短时强降雨增多的背景下,提升排涝系统的响应速度与排泄能力,成为城市防涝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改造后的排水系统在布设上更为科学、容量更为充足、运行更为高效,为城市整体排水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排水系统的更新改造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直接推动作用。老旧排水系统由于雨污混流现象严重,导致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形成黑臭水体、污染河道,破坏生态平衡。通过改造工程实现雨污彻底分流,雨水通过绿地渗排或初期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水则集中收集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大幅减少污染物入河量,从源头改善水环境质量。此外,小区道路积水减少、污水溢流问题解决,居民出行更为便捷,生活环境更为整洁,城市形象与宜居水平同步提升,真正实现从“治乱”到“治本”的转变。

从长远角度看,排水系统更新改造还可带来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一方面,改造减少了因排水不畅导致的道路破坏、房屋受损、设施瘫痪等间接损失,降低城市运行成本;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引入绿色建造理念与智能管控技术,为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此外,完善的排水系统能够吸引更多人口和产业向老城区集聚,带动区域更新与价值提升,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与资源的合理配置。排水改造提升城市韧性,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结语:

城市老旧小区排水系统更新改造是提升基础设施性能、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防涝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规划、先进施工技术应用与系统性实践路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管网老化、雨污混排等突出问题,显著提升排水效率与环境质量。改造不仅具有现实治理价值,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静.老旧小区雨污管网更新改造施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2,(10):77-79.

[2]刘丽昀.海绵城市理念下淄博市老旧小区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23.DOI:10.27277/d.cnki.gsdnu.2023.001187.

[3]邹邦涛.城市更新-济南花园小区一区更新改造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23.DOI:10.27273/d.cnki.gsajc.2023.0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