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应用先进分离技术的研究
黄阳
身份证号:429001198908255660
引言
分离技术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核心环节,贯穿原料预处理、中间产物提纯至成品精制的全流程,其性能直接决定化工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生态效益。当前,化工行业正面临双重挑战:高端化工产品对分离精度的要求持续提升,传统分离技术因选择性差、分离效率低,难以满足高纯度需求。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分离技术的核心需求
1.1 精度需求
精度需求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分离技术的基础要求,直接关联化工产品的品质与功能价值。随着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升级,医药原料药、电子级材料、高纯试剂等产品对纯度的要求愈发严苛、在医药化工领域,药物中间体中的微量杂质可能改变药物活性或引发毒副作用,需通过分离技术将杂质含量控制在极低范围;在电子化学品生产中,半导体材料的纯度直接影响芯片性能,即使是痕量的金属离子或有机污染物,也可能导致电路短路或信号干扰。
1.2 效率需求
效率需求聚焦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连续化生产特性,在适配工业化量产的节拍与产能目标。化工生产多采用连续化流程,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需经过多道工序,分离环节作为其中的关键节点,其效率直接影响整条生产线的运转节奏,若分离过程耗时过长或处理量不足,会导致中间产物堆积,造成后续工序断供或前序工序停滞,打破生产平衡。如在石油化工的油气分离环节,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天然气中杂质的脱除,若分离效率低下,不仅会降低天然气产量,还可能因杂质积累引发设备故障;在精细化工的连续反应、分离耦合工艺中,分离技术需与反应速率精准匹配,及时分离出反应产物以推动反应正向进行,避免产物抑制导致反应效率下降。
1.3 绿色需求
绿色需求则契合化工行业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旨在降低分离过程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传统分离技术往往依赖高温、高压等条件,能耗占化工生产总能耗的比例较高,且部分技术需使用有毒有害溶剂,易造成环境污染。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与环保法规的收紧,化工工艺对分离技术的绿色性提出明确要求。需降低能耗,通过优化分离原理或工艺设计,减少分离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例如用低能耗的膜分离替代高能耗的蒸馏。需减少污染,避免使用有毒溶剂或产生有害废弃物。
二、先进分离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具体应用
2.1 精细化工领域
精细化工行业中的关键分离技术为保证较高经济附加值产品的高质量,其中医药中间体的分离与天然活性组分离程中的关键一步。医药中间体都是具有一定结构相似性的异构体,采用传统分离技术难以分离和拆分,而色谱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不同的吸附亲和力,可以对不同的物质进行有效的分离,通过选择合适的流动相组成以及色谱柱条件,使得异构体在色谱分离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保留时间,从而得到高纯度的分离,不分离的中间体杂质的引入在接下来的医药中间体合成反应中引起目标产物活性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用超临界 CO2 作为萃取质剂,它是结合气体物质的良好扩散性以及液体良好的溶解性,能够在相对较轻的温和状态中实现较为成功的提取天然物中的活性成分,萃取物在得到后采用减压的方式即可实现萃取质与产物之间的分离,萃取液中不会残渣剩余,从而确保最终食品或香料安全、天然,符合精细化工领域对于产品质量的高要求。
2.2 能源化工领域
化工能源行业中对分离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的纯度,化工分离技术在这一领域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油气净化和新能源材料分离。膜分离在天然气化工中的应用主要是其高选择性和能耗少的优势代替传统上处理天然气的脱碳剂———胺法。具体指的是针对特殊膜材料,在
其制备的膜组件里,特定的气体会被截取(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酸性气体被截留),同时能使甲烷顺利地通过,能简化分离方法,减少能耗和降低占用设备的空间,从而在提升天然气产品的品质和运输的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3 环保化工领域
先进的分离技术是环保化工产业治污与资源回收协同的关键技术,在工业废水和废气的资源化治理中具备突出的环保优势。在高盐、高有机废水处理技术中,以纳滤和反渗透为主的膜分离技术也建立了分级处理、资源回收的工艺流程:纳滤膜截留了高盐废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质和部分高价盐,以期实现有机物质的回收利用及废水的预处理,再以反渗透膜分离剩余的盐分,取得的淡化水可用于生产循环水,浓盐水进一步处理回收盐分,保证不产生污染直接排放的结果。
三、前景展望
3.1 技术融合
在技术融合层面,先进分离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度耦合,催生分离过程的智能化新范式。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分离工艺的优化逻辑,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海量分离过程数据,构建精准的分离效果预测模型,实现工艺参数的自主优化。AI 还能通过故障诊断算法,提前识别膜组件堵塞、吸附材料失效等潜在问题,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物联网技术则为分离过程的全链路管控提供支撑,在分离设备上加装智能传感器,可实时采集温度、压力、产物纯度等关键数据,并同步传输至云端管理平台,技术人员通过远程监控即可掌握分离进程,实现跨厂区、跨区域的分离系统协同调度。
3.2 绿色升级
绿色升级将成为先进分离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进一步契合化工行业低碳转型需求。低能耗分离技术将迎来突破,通过创新分离原理减少能量消耗。资源循环利用将深度融入分离技术,实现分离、回收、再利用的闭环,在精细化工分离中,通过技术改进实现溶剂、吸附剂的高效再生与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在环保化工分离中,不仅回收废水中的有用成分与尾气中的有机物,还将分离产生的副产物转化为化工原料,例如将工业废盐转化为氯碱工业的原料,彻底打破 分离即废弃物产生的传统模式,实现分离过程与绿色生产的深度融合。
3.3 场景拓展
场景拓展将推动先进分离技术从传统化工领域向更前沿、更复杂的场景延伸,拓展应用边界。在深海资源开发领域,针对深海油气开采中的高压力、高盐度环境,研发耐高压、抗腐蚀的膜分离组件与吸附材料,实现深海油气的现场高效分离与净化,减少油气输送过程中的能耗与风险。在空间化工领域,为航天器搭载的微化工系统研发微型化、低能耗的先进分离技术。
结语
本文探讨了先进分离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其在精细、能源、环保化工领域突破传统技术瓶颈,助力提质增效。但技术自主化不足、产业化成本高等问题仍需突破。通过技术融合、绿色升级与场景拓展,先进分离技术将更适配化工行业需求。相信随着技术迭代与体系完善,其将成为化工行业高端化、低碳化转型的核心动力,为化学工程与工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钟文蔚,郭立玮,袁海,等.以“材料化学工程”理念构建“基于膜过程的中药绿色制造工程理论、技术体系”的探索[J].中草药,2020,51(14):3609-3616.
[2] 潘宜昌, 周荣飞, 邢卫红. 高效分离同碳数烃的先进微孔膜:现状与挑战[J]. 化工进展,2023,42(08):3926-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