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部编版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的研究

作者

邹梦林

湖北省麻城市第四初级中学福田河校区 438300

引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对于阅读曾经有过深刻的阐述: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也就是说读书时不能只是空洞的、机械的阅读,而是做到眼、口、心、脑、手结合起来读。用鲁迅先生对于阅读的阐述来看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可以发现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不但要欣赏作者精彩的文笔,更要对文章的文字、结构、思想、情感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把这种感悟落实到笔头上,书写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批注式阅读的根本意旨,同时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批注式阅读的概念

顾名思义,“批注”分为“批”“注”两个部分,前者侧重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身的切实感受,后者要求学生利用圈点、勾画等方式对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困惑进行阐述和说明。批注式阅读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语言,解析内容、结构、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鼓励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批注式阅读,便于学生读懂文章,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达成深度阅读这一目标。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的应用价值

(一)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较为生硬和死板,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批注式阅读方法的应用,能够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探究动力,实现初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目标。

(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批注式阅读需要学生集中精力阅读文本,还要对阅读中词汇、语句、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多方面做出思考,随着学生批注阅读的逐渐深入,其会有计划、有条理地阅读材料,并能对文本材料多方面做出考量分析,也可帮助其养成专注阅读的好习惯。除此之外,随着批注式阅读的深入,学生会逐渐发现阅读的乐趣与价值,并能充分体验到阅读学习的魅力,更能在批注中对文本有更丰富、深层次的认识,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锻炼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考方法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造思维的锻炼与强化,进一步推广应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交流阅读心得的机会,引导学生站在多个角度理解文本内涵。如此,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发散,把握作者的思想态度,理解文章的情感价值,进而分析思考作者考虑事物的角度、方式,强化创新创造能力。

三、部编版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的策略

(一)批注词句,强化学生语用能力

批注词句是批注式阅读的基础,教师可通过对词句的批注,让学生掌握语句、词汇的基本使用方法,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师生可针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标注,重点批注“成语、俗语、修辞手法”等内容,并围绕着批注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既要了解词句的含义与用法,又要让学生了解词句使用、搭配的精美之处,让学生掌握词句运用原理,并鼓励其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灵活运用,以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精彩词句,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符号来区分词句,以便日后复习与巩固。

(二)批注式阅读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可能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学生的文化自信及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方面着力。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指向核心素养的阅读如果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那学生就有可能在开放的阅读空间中深度思考,从而形成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因此,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阅读需求、文本体裁等要素,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批注阅读方法。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批注式阅读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通道变得更加顺畅。

(三)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知识迁移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形式,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教师还要强化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将批注式阅读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本的自主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阅读批注交流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批注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助力强化批注阅读的规范性,同时锻炼学生的总结与表达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批注对白,感知文学人物形象

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对白是阅读中常能见到的元素,将批注式阅读融入对白,能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展开学习,以对白分析帮助学生更生动地展现人物性格与情感。在批注对白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标注出人物对话中的“关键词汇、语气”,或着重批注对人物的“表情描写”,以对白批注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对白中提炼出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并使学生讨论、分享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引入批注式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要求与相关方法,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现阶段教师应当立足于实际教学情况,深入分析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推动教学活动的全方位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蕊.自主批注,“批”出别样风景:浅谈初中语文课堂自主批注教学[J].语文知识,2017(23):80-82.

[2]戴攀峰.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24(09):64-66.

[3]许健.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批注式阅读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4(29):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