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为源,素质为魂
徐思琦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引言:陶行知教育精神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与当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倡导的理念高度契合。项目式学习以真实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而将陶行知教育精神融入其中,能让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更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活素材的选取与数学知识的契合度不高、素质培养目标在项目中的体现不够明确等。因此,研究陶行知教育精神融入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路径,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一、陶行知教育精神融入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面临的挑战
(一)生活与数学结合的浅表化
在当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中,生活与数学的结合往往停留在表面,未能触及二者内在的深层联系。部分项目虽以生活场景为背景,如购物、校园活动等,但仅将生活元素作为装饰性的引入,没有深入挖掘生活场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与规律,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项目设计缺乏对生活问题的真实还原,所设置的任务多为简化后的模拟情境,与实际生活中复杂的数学应用场景存在差距,导致学生在解决项目任务时,无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需求有效对接,难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义,这与陶行知 “ 生活为源” 的教育精神相去甚远,使得数学学习失去了生活这一坚实的根基。
(二)素质培养的片面化
陶行知 “ 素质为魂” 的教育精神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涵盖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精神、责任意识等多个维度。但在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中,素质培养常存在片面化倾向,未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能的提升,将项目式学习等同于知识应用的练习,忽视了对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时更多关注结果的正确性,而对探究过程中的思考、合作中的沟通、对问题的责任担当等方面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综合的素养,背离了素质培养的核心目标,也与陶行知教育精神的精髓不符。
二、陶行知教育精神融入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路径
(一)立足生活实际设计项目内容
以陶行知 “ 生活为源” 为指导,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精心选取项目主题,确保项目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蕴含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围绕家庭日常开支、社区环境测量、校园活动组织等生活场景设计项目,这些场景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运算、几何图形认知、统计与概率等。在项目设计时,注重生活问题的真实性和复杂性,保留生活场景中数学应用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生活与数学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聚焦素质发展设定项目目标
依据陶行知 “ 素质为魂” 的理念,在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中设定全面、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打破单一的知识目标导向。除了明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外,还要清晰设定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等素质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任务,如让学生自主设计测量方案、探究问题的多种解法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通过安排丰富的实践操作环节,如动手制作、实地调查等,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分工协作中完成项目任务,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三、陶行知教育精神融入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施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将陶行知教育精神融入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能让数学学习摆脱枯燥、抽象的印象,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贴近生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能切实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认识到数学不是书本上孤立的符号和公式,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能在探究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与陶行知 “ 素质为魂” 的教育精神高度一致。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得到锻炼;通过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学生学会了坚持与思考,在与他人合作中懂得了尊重与包容,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素养。
(三)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陶行知教育精神的融入为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转变,实现了教学理念与实践的革新。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真实的生活项目、引导学生探究、支持学生发展上。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拓展到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化,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向更具活力和实效性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将陶行知 “ 生活为源,素质为魂” 的教育精神融入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面对生活与数学结合浅表化、素质培养片面化及实施形式化等挑战,通过立足生活设计项目、聚焦素质设定目标及深化过程实施等路径,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陶行知教育精神的内涵,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特点,不断完善融入路径和方法,让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通文. 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推动小学数学推理意识培养[J]. 生活教育, 2025, (07): 77-81.
[2]黄帅.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 (07): 118-121.
[3]李爱红.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天津教育,2025, (05):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