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巧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

作者

管芹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龙泉校区 266300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引发学生态度体验,助其理解教材、发展心理机能。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感体验与主动参与,搭建学生与教材的桥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契合小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规律。因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直观形象事物感兴趣,该方法将语文知识融入情境,提高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情境,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其在愉悦氛围中主动学语文。如学《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创设“池塘里的小动物”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理解课文,既激发兴趣,又加深理解。

(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机会,让其在情境中运用知识交流表达,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如学描写春天的课文,创设“春天的公园”情境,让学生观察描述,提高观察表达能力,积累词汇句子。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感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如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创设“寻找雷锋叔叔”情境,让学生了解事迹、感受精神,培养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精神。

三、巧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拉近语文与生活的距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情境素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 “购物” 这一主题的口语交际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创设一个 “小商店” 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对话。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礼貌用语、数量词、价格表达等知识进行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带来自己的玩具、文具等物品作为商品,增加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究。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乌鸦口渴了,发现一个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口太小,乌鸦喝不到水,它该怎么办呢?” 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的可行性,最终得出乌鸦的办法是最有效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思维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特点,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

受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庐山瀑布的视频和音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在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听到瀑布奔腾的声音,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所描绘的意境。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图片向学生介绍庐山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

(四)开展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游戏引入语文课堂,创设游戏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生字时,教师可以设计 “猜字谜” 的游戏,让学生通过猜字谜来认识生字。教师可以说出一些简单的字谜,如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府)”,让学生猜出生字。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生字,提高学习生字的兴趣。此外,还可以设计 “词语接龙”“句子模仿秀” 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积累词汇、提高造句能力。

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保障

(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情境创设能力

教师是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者,教师的情境创设能力直接影响着情境教学法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情境创设能力,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积累情境创设的素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为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情境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是情境教学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产生共鸣。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客观事实,不能违背科学原理和生活常识。同时,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不能脱离教学主题,要能够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游戏情境等,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境创设能力,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确保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段莉莉. 小学语文课堂中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J]. 亚太教育,2024,(23):115-117.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23.036.

[2]麻小凤. 简析如何打造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课堂[J].华夏教 师,2020,(08):40-41.DOI:10.16704/j.cnki.hxjs.2020.08.026.

[3]李存虎.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势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3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