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群众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作者

乌云塔娜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嘎达布其镇党群服务中心,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026300

摘要: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价值与功能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群众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多维度作用,通过分析其对乡村风气、产业经济、环境美化及生活水平的深远影响,揭示群众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如何促进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乡村振兴;作用分析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综合施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振兴,其中,群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要素,不仅承载着乡村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更是推动乡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群众文化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丰富的活动形式及深刻的社会影响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群众文化助力乡村风气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圆满收官,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此背景下,积极推动新时代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也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的重要使命。群众文化,作为植根于民间、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形态,其独特魅力在于其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广泛的参与度,它以其贴近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成为农民群众获取知识信息、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相较于传统的高雅文化或精英文化,群众文化更加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使得文化知识能够轻松跨越年龄、教育背景的限制,广泛深入地触达每一个乡村角落。在传播过程中,群众文化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与价值的引领,通过组织各类民俗活动、文艺演出、技艺展示等,群众文化不仅让农民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正能量,提升了乡村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这种文化的滋养,促进了乡村社会风气的向好转变,形成了崇德向善、和谐共生的良好风尚。尤为重要的是,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还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和参与热情,促进了乡村文化的自我更新与传承,许多地区依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项目,如乡村文化节、民间艺术节等,不仅展示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外界的关注与投资,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不仅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

2群众文化驱动乡村产业繁荣

在农业占据国民经济基础的我国,推动乡村产业的繁荣兴盛,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之一,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仅仅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因此,探索创新性发展路径,激活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过程中,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与技能水平成为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鉴于基层群众整体文化水平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的差异,如何在知识性、技能性、创新性日益成为竞争力的今天,有效提升农民的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必须攻克的重要课题。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关乎农民“钱袋”地鼓起,更在于“脑袋”的富足,即通过文化的滋养与技能的提升,让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此,大力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发挥其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独特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生产管理技能、网络电商运营策略等实用性强、针对性高的内容直接送到农民家门口,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农民的知识视野,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为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群众文化的深入普及,还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民在掌握先进技能后,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的开发中,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由单一的传统农业向多元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转变。

3群众文化装点乡村美景风貌

乡村美景,不仅是自然风光的馈赠,更是文化底蕴的展现,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群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装点乡村美景风貌不可或缺的一笔,群众文化活动,如民俗节庆、手工艺展示、乡土戏剧演出等,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更为乡村景观增添了生动的人文色彩[1]。这些活动往往紧密结合乡村的自然环境与历史传承,将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利用村中的古树、老宅作为文化活动的背景,或是在田间地头举办农耕文化节,让游客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这种方式,群众文化不仅保护了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还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使乡村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此外,群众文化还激发了村民对乡村美的创造力与维护意识,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村民更加珍视身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资源,主动参与到乡村环境的保护与美化中来,他们自发组织清洁行动,维护乡村的卫生整洁;创作反映乡村生活的艺术作品,装点乡村的公共空间。

4群众文化促进乡村生活富足

群众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发展对于促进乡村生活的富足具有深远意义。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群众文化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更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从而推动了乡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方面,群众文化的蓬勃开展为乡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消费选择。各类文艺演出、民俗节庆、手工艺市集等活动,不仅满足了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还吸引了周边城市游客的目光,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游客的涌入,为乡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村民通过提供住宿、餐饮、手工艺品销售等服务,增加了收入来源,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富足[2]。另一方面,群众文化还促进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许多乡村依托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如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民俗风情等,发展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这些产业不仅传承了乡村的文化血脉,还创造了经济价值,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村民在参与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新技能,还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生活的富足与和谐。

5结语

总之,群众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更是乡村环境美化与生活富足的催化剂,通过深化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激发乡村社会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为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志芳.浅议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参花(上), 2021, (08):139-140.

[2]潘毅敏. 浅谈群众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发展,2021,(0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