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慢性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作者

张定娜

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 检验科 213000

慢性肾病是临床高发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可达 13% 左右。美国临床研究显示,其国内 66 岁以上的慢性肾病患者,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占比可达 65% 左右,由此引发的死亡率则近 40%[1] 。我国临床慢性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占比也较高,且随著患者慢性肾病的病情加重,肾小球的代谢功能障碍逐步加重,其血尿酸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临床研究显示,慢性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性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死亡风险,但对于高血清尿酸水平的慢性肾病患者,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尚未深入。本文对所选慢性肾病患者开展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性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 2024 年1-12 月54 例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4 例/组。患者均能够耐受实验检查,无中途脱落情况,见表 1( P>0.05 )。

表 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x s/n, % )

纳入标准: ① 符合慢性肾病的诊断标准,eGFR 水平低于正常值; ② 血清尿酸水平符合分组要求。排除标准: ① 接受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② 已知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变; ③ 活动性风湿性疾病。

1.2 方法

方案设计:选择同例数高血清尿酸水平及正常血清尿酸水平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并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开展心脏彩超检查,观察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并对出现左心室肥厚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高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检验项目:利用心脏彩超对患者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进行评价,并对照分析两组左心室肥厚的发病率。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 发病例数 154100% 。发病:左心室质量指数异常,男性 >115g/m2 ,女性 >95g/m2 。对比两组心脏彩超检查项目差异。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相关性。

使用 SPSS 27.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 (% )、( )表示,并分别进行 χ2 和 t 检验,均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比较(%)[n(%)]

2.2 观察组 LVDd、IVST、LVMI 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两组 LVEF 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 3。

2.2 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存在相关性,其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 4 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慢性肾病是我国临床高发疾病,患者多存在较为严重的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问题,并由此引发高血清尿酸症状,患者由此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性较高。我国临床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高血压肾病为主要发病类型[2]。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其肾小球过滤功能的不断下降,导致血清尿酸水平不断升高,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尤其容易诱发左室肥厚等心血管事件。在慢性肾病患者同时存在收缩压异常升高的情况下,患者的心血管受到更大的影响,患者体内内源性嘌呤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加重,由此引发严重的心功能障碍,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慢性肾病患者中,同时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较多,且高血清尿酸水平的患者,在左室肥厚方面的发生率,高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说明肾脏功能、肾小球过滤功能的下降,会加重患者病情,同时增加患者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结构变化,诱发左室肥厚,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心血管事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

实验表明,观察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ρP<0.05 ),观察组LVDd、IVST、LVMI 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两组 LVEF 无显著差异( P>0.05 ),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存在相关性,其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针对不同血清尿酸水平的慢性肾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受到 eGFR 水平下降的影响,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其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随之提高,说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会增加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此外,高血清尿酸的患者,其 LVDd、IVST、LVMI 指标越高,说明血清尿酸水平,对患者心脏左室健康有较大的威胁。对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患者的 SUA 指标越高,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越高,二者具有相关性,需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重视相关诊断。

参考文献:

[1]杨玉环,王军,马茂.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 及 10 年 心 血 管 疾 病 风 险 分 析 [J]. 中 国 循 证 心 血 管 医 学 杂志,2023,15(12):1322-1324+1333.

[2]张启龙,王菁,刘剑飞,等.血清尿酸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率的影响[J].心电与循环,2023,42(04):334-340.

[3]常湛,胡淑国,王瑞英,等.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 相关性的性别差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0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