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比较分析

作者

王子萱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珠海 519090

1.前言:课程思政建设框架

《现代物业服务营销》课程思政示范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系统化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课程内容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设计理念,以物业服务工作任务为载体,对接物业管家、前台等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岗位能力需求,对标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引入物业服务营销技能要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特性,系统设计“德技”双线,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如图 1 所示:

这一设计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价值引领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2.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2.1 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知识掌握与能力转化层面,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后,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步。通过对比 2023-2024 学年与改革前的学生考核数据,发现学生对物业管理法规条款的理解准确率从 68%提升至 89% ,服务补救方案设计的实操评分平均提高 32% 。特别是在“法律应用能力”方面,学生依据《物业管理条例》《民法典》处理纠纷的规范性显著改善,2024 年模拟投诉处理评估中,合规性评分达92.5 分(满分 100),较改革前提高 24.3 分。如表 1 所示:

表1:学生学习效果核心指标对比(2023 vs 2024)

职业素养与价值观层面,通过“三知”育人体系(知心、知事、知为)的培育,学生在服务意识、责任担当等方面呈现质的飞跃。根据实习企业反馈报告,学生岗位表现中“主动服务意识”优良率从58%升至 86% ,“团队协作能力”优良率从 64% 提升至 91‰ 。尤其在“工匠精神践行”方面,学生在服务蓝图设计作业中展现的精细度提升显著。

2.2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

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实施,学生在分层目标、个人修养、职业素养、理想信念上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本课程采用“知识-能力-素质-思政”四维目标体系,各维度达成情况如表 2 所示:

表 2: 思维目标达成度

2.3 实习岗位稳定度提高

本课程位于大三第一学期,学期后半段可以选择校企合作单位实习的机会。通过本课程的引导与培养下,学生在实习岗位的选择上更加理性和明智,实习岗位的稳定度显著提升。这不仅反映了他们在课程中所获得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知识,更凸显了学生们在吃苦耐劳品质上的显著提升。这种积极的发展趋势不仅对学生个人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

2.4 学习积极性提高

通过课程思政的深入学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得到显著提升,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这不仅体现在他们更活跃的课堂讨论中,还在于他们追求知识的欲望明显地增强。这样的积极变化不仅丰富了课堂氛围,更为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导,学生们不仅在学科知识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也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 课堂实地调研人数增加

在课堂实训中,学生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可根据个人兴趣与偏好,灵活采取网络搜索或实地调研两种方案。随着本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实地调研,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这不仅彰显了学生对于深度学习的热情,更体现了他们在实训过程中展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团队合作、工匠精神等优秀品质。值得鼓励的是,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在实践中逐步提升,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2.6 班级契合度提升

通过深入学习本课程思政元素,学生小组之间的互相评分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这体现了学生们在团队协作中更加成熟和理解他人优点的能力。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主动地发现了其他小组的亮点,这促进了班级内部的更紧密联系。班级的契合度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了更为和谐的学习氛围,如表 3 所示。这种正向变化不仅为个体学生带来了更多合作机会,也为整个班级的协同发展注入了积极的动力。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导,学生们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提升,更在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中展现出了更为成熟和积极的一面。

表3 现代物业服务营销课程实训小组互评记录

3.项目经验总结与特色

3.1 校内外“三师”协同、系统设计“德技”双线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首先将一个学习任务分为几个步骤,每个步骤要求学生分小组协作,任务完成过程也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其次专业教师联合思政教师、企业导师共同挖掘思政元素,解决了思政元素不充分、素材不足、思政元素照搬硬融入的问题。企业教师参与课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拓展学生的职业思维。

3.2 “三阶四维”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思政润物无声

以“模块化改革凸显技能特色,技能培养融入思政元素,技能应用传承服务精神”为指导思路,基于工作岗位重构课程内容,以企业典型工作为任务技能载体,挖掘技能点思政元素,学生在学习典型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技能,价值观还得到了塑造,将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达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4. 持续改进方案设计

4.1 现存不足与改进措施

基于实施效果分析,本课程需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法律实践深度不足

改进方案: ① 增设“模拟法庭”模块,围绕物业费诉讼、邻里纠纷等案例展开辩论; ② 开发“法律闯关”小程序,实时推送《民法典》物业相关条款解析。

(2)复杂场景应对薄弱

改进方案: ① 引入“敏捷管理”训练,针对群体性投诉开展 24 小时压力测试; ② 与万科、碧桂园等企业共建“危机管理案例库”,聚焦台风应急、电梯事故等场景。

(3)评价机制单

改进方案:①增加“业主评价权重”,邀请社区代表参与学生方案评分;②开发“思政能量值”数字画像系统,追踪学生服务意识成长轨迹。

4.结语:未来展望

《现代物业服务营销》课程思政示范计划通过系统化设计、创新性实践和持续性改进,在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不仅提升了物业服务专业技能,更在责任担当、法治意识、工匠精神等核心素养方面展现出质的飞跃。本课程未来将持续深化“红色物业”育人特色,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开发更多数字化教学资源,致力于培养更多“懂技术、善服务、明责任、守底线”的新时代物业服务人才,为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贡献教育力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课程思政的探索永无止境,物业服务的温度源于匠心,教育的初心在于育人。用专业守护万家灯火,以思政培育时代新人,这正是我们不懈前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厚兴,况子怡,胡启帆.基于 OBE 理念和 AHP 方法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5,11(13):73-77.DOI:10.16681/j.cnki.wcqe.202513015.

[2]陈钊德,黄东红,阳茂春.康复医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25,11(13):58-62.DOI:10.16681/j.cnki.wcqe.202513012.

[3]王晓梅,钱幺,左祺,等.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及实践——以纺纱学为例[J].纺织科技进展,2025,47(06):66-70.DOI:10.19507/j.cnki.1673-0356.2025.06.018.

[4]张玉玲.革命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5,41(06):182-184.

[5]王晰越,王志浩.新时代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路径研究[J].才智,2025,(19):41-44.

基金项目:

1. 2024 年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一课双线三阶四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项目编号:XJJG202404。

2. 2024 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现代物业服务营销》项目,项目编号:35。

作者简介:王子萱,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工商管理,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