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下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多维构建研究

作者

相丽贞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研究概括

传统课堂评价依赖考试,不能及时解决学习问题,也不足以展示学生全面发展。县级中职学校因资金、师资和设备限制,难以采用城市学校高成本评价模式,亟需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评价改革方案。现有研究多忽视资金和资源有限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利用“微”工具,基于价值共创和数据驱动,精准改进教学评价。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我校2024 级幼儿保育专业 2 个班共102 名学生为对象,于2024 年 9 月至2025 年 6 月开展。采用“设计—实施—验证—改进”行动研究循环,分三阶段推进。依托“1 个微信群+3 个免费小程序”,实现数据采集与反馈。微信群用于通知、打卡与互评点赞;希沃白板搭配班级优化大师,实现课堂即时积分与实时反馈;问卷星用于课前诊断测试和期末问卷;钉钉群便于企业师傅语音点评,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评价;UMU平台则负责题库建设和自动阅卷,提升技能测试效率。

三、 *4×3×3 ”多维评价体系

(一)4-四个评价主体

在本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中,涉及四个主要的评价主体,分别是教师、学生、企业师傅和家长。教师通过课堂观察结合希沃白板进行即时打分,能够快速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学生则利用微信“小打卡”功能上传实训过程中的照片或 15 秒短视频,并通过同伴之间的点赞来进行互评。企业师傅通过钉钉群进行语音点评,并发放“小红花”表情包来激励学生,这种来自行业一线的反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家长则通过问卷星平台填写匿名问卷,其反馈结果会自动生成词云形式反馈给学生,从而让家长也能参与到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二)3-三个评价维度

本研究围绕认知、技能和素养三大维度对学生展开综合评价。在认知维度,借助UMU 平台的在线测验功能,学生完成测试即刻获得分数,直观呈现知识掌握情况。技能维度的评价依托微信视频号,学生上传的实训操作视频,其播放量与点赞量折算为“任务完成度”,量化技能展示效果及受欢迎程度。素养维度着重考量学生的职业精神与合作意识,企业师傅在钉钉群发放“小红花”表情包,累计 5 朵可兑换 1 学分,这一创新举措既激励学生积极表现,又强化其对职业素养的重视。

(三)3-三种评价方式

本研究融合诊断性、形成性与总结性三种评价方式。课前,通过微信群推送3 分钟微课视频并搭配问卷星的3 道题目开展诊断性评价,助力教师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与知识储备。课堂上,借助希沃白板的积分榜功能实时记录学生表现,并利用投屏展示,使学生能够即时了解自身学习进度与表现,实现形成性评价的全程覆盖。学期末,利用微信群“成长相册”功能,一键将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导出为PDF格式的电子成长手册,全方位呈现学生的学习轨迹与成长情况,完成总结性评价。

四、权重与简易算法

在评价权重分配上,教师评分占 30% ,学生自互评占 20% ,企业师傅评价占 20% ,家长反馈占 10% ,过程记录占 20% 。所有数据通过Excel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即可完成。

五、实施流程

以《常见意外伤害处理》课程为例,教师通过微信群推送 3 分钟常见意外伤害处理微课,并利用问卷星测试学生的处理常见意外伤害的方式作为诊断性评价。学生在微信群打卡上传 15 秒模拟操作视频,通过同伴点赞和教师加分进行形成性评价。最终,将优秀视频剪辑成 1 分钟合集推送至抖音平台,阅读量达 2000+ ,学生获得“急救小达人”电子证书,阅读量直接折算为 0.5 学分,作为总结性评价。

六、效果与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课堂专注度显著提升,教师现场抽样显示抬头率从 62% 升至89% ;技能合格率在实训室期末考核中从 58% 升至 79% ;职业认同度通过问卷星匿名问卷调查显著提高 26 个百分点。师生访谈提炼出三大主题:数据可见、反馈即时、成长可感。

在实施过程中,研究团队遇到并解决了一些困难:部分教师不会剪辑视频,通过成立“助教团”进行帮扶;企业师傅时间碎片化问题,通过语音点评允许批量完成;家长不会使用问卷星的问题,则通过家长会现场建群示范来克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 2020.

[2] 姚远.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实施路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05): 34-40.

[3] 许丹丹, 张浩.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工具箱[J]. 电化教育研究, 2023(07):89-95.

本文系 2024 年度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究》(立项批准号2024ZJJGZG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