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策略探究
周泉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2
摘要:以中职语文的内涵与特点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使学生早日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从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价值出发,围绕落实自主学习、挖掘思政元素、职业模块教学、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核心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锻炼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关键要素。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要发挥每一个课程的育人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可以抓住语文学科的内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知识体验,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一、中职语文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价值
中职语文具有工具作用与人文属性,充分发挥中职语文学科的育人特色,在语言、思维、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将为学生职业晋升和跨领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语言”方面,中职语文课程通过系统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职场中的沟通汇报、文件处理等场景提供语言支撑,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工作;在“思维”方面,中职语文在阅读或写作教学中融入逻辑推理、辩证分析等思维方法,促使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与提升;在“能力”方面,中职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固化学生的基础能力,并结合职业情境(如商务谈判模拟、设备说明书撰写),锻炼学生的岗位能力;在“价值观”方面,中职语文以文章独有的审美情趣以及文化因素,促进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由此可见,中职语文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意义重大[1]。
二、中职语文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策略
(一)落实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课堂,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向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或学习问题后,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不过度干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随之提升,有助于学生在职场中越走越好。例如在中职语文《沁园春·长沙》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和诸多意象进行细致品鉴,体会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学生逐字逐句进行了深入阅读,觉得“独立”一词给人挺拔、寂寞的气势,觉得“漫江碧透”中“透”字用得极好,突出表现了绿之浓、绿之亮,等等。经过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二)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三观素养
教师挖掘种植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其中的人文情感、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学习体验感,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三观素养,贯彻落实“德技双修”的育人宗旨。在新时代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深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元的内容、更丰富的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例如,学习中职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袁隆平的世界,了解袁隆平的生平,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袁隆平的纪录片或影片,如《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播放人们追悼袁隆平的视频画面,让学生深刻体会袁隆平毕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配合上感人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教师再适时渗透职业价值观,教导学生热爱职业、热爱国家,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三观素养随之提升,将促使他们在未来职业道路上越走越顺利[2]。
(三)融合职业教育,以教材“职业模块”展开教学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设有“职业模块”,包含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活动策划与报告、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托“职业模块”展开教学,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注意的是,中职语文教材的“职业模块”比较笼统,教师可再根据学生的专业,设计职业教学案例。例如,结合汽修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维修报告文本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语文在职业中的实际应用;结合电子商务专业,训练学生的商品文案写作;结合机械类专业,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技术说明书;结合旅游、商务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教师模拟职场会议、客户沟通、旅游导引等场景,锻炼学生职业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3]。
(四)开展合作学习,锻炼学生集体意识与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辩证学习过程中逐渐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思考和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协作能力,更甚者,一些有价值、有创意的交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体现。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对于小型探讨话题,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互动,让班级内前后座4-6人为一组;对于大型学习任务,则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精准分组。随后,教师提出学习问题,小组之内围绕学习问题或语文知识展开交流探讨,由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内成员的探讨成果。例如,学习中职语文《祝福》一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写作的魅力,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小说在描写人物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手法?在人物描写上有哪些共同特征?人物特点随着故事情节的演变发生了哪些变化?等问题。而后则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目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工在阅读中寻找到作者描写三次见到祥林嫂的形象,按照正序排列,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相互之间启发,相互之间辩证,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祥林嫂的前后一系列变化,也锻炼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协作能力。
(五)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职业创新、创造能力
新时代社会需要大量创新性人才,推动技术进步、行业创新,敢于打破常规,能够提出新奇的、独特的想法,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依托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模块,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创新、创造能力,这也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体现之一。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文题目应具有着开放性和多样性特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向学生呈现相关的材料,而后引导学生自由写作,学生纷纷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社会风险”“数字时代的人文坚守”“AI时代如何守住‘底线’”“国家战略布局与竞争”等记性选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教师创新教学模式,让中职语文教学更加深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芳.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策略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6):86-88.
[2]张雯.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分析[J].汉字文化,2020,(20):94-96.
[3]李真珠.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语文教练育人路径研究[J].快乐阅读,2024,(10):54-56.
[4]张雯雯.想象自由笔下生情——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作家天地,2024,(3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