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王子华
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四井子学校 1372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及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接着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合理分组、明确分工、有效指导、多元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旨在为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该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往往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及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究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共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互动、个人责任、小组合作技能以及小组过程的反思。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来理解文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4.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诸多应用价值,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有效性的发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分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一些教师在分组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导致分组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2.分工不明确,缺乏责任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责任分工,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甚至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3.指导不到位,缺乏有效性。一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控,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4.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性。一些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合作态度,导致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5.时间控制不当,缺乏节奏感。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但一些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讨论不充分或过于冗长,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
三、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其有效性:
(一)合理分组,构建科学的学习小组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4-6人为宜,以便于小组活动的开展。
(二)明确分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明确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长,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责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可以将小组分成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有效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有效指导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例如,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到各个小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例如,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合作,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模拟表演、游戏竞赛等方式,创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六)合理安排时间,把控学习节奏
合理安排时间是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保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既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又要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把控学习节奏,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避免出现偏离主题或无效讨论的情况。
四、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通过合理分组、明确分工、有效指导、多元评价、创设情境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等策略,可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独家注明: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科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立项编号:LH24016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0(05):63-67.
[2]张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2(12):28-29.
[3]陈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5(06):45-47.
[4]刘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7(0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