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姚勇峰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462
摘要:在全球航运业蓬勃发展与船舶技术持续革新的时代背景下,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成为保障船舶安全稳定运行、提升航运效率的关键要素。船舶轮机系统作为船舶的核心动力来源,其运行状态直接关乎船舶航行安全与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监测技术存在实时性不足、数据分析能力有限等弊端,难以满足现代船舶复杂运行环境的需求。因此,深入开展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对推动航运业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船舶作为全球贸易运输的主要载体,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船舶轮机系统作为船舶的动力核心,其运行状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运营效益。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规模不断增大,轮机系统结构愈发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简单监测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船舶的运行需求。智能化监测技术凭借其高精度、实时性和自动化等优势,逐渐成为船舶轮机系统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1 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船舶轮机系统监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人工到智能的演变过程。早期,船舶轮机系统的监测主要依赖船员的感官和经验,通过听、摸、看等方式判断设备运行状态,这种方式主观性强、准确性低,且难以发现潜在故障。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械式和电气式监测仪器开始应用于船舶轮机系统,如压力表、温度计等,这些仪器能够对部分参数进行定量测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技术逐渐引入船舶监测领域,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实现了对轮机系统部分参数的集中监测和控制,监测的实时性和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进入 21世纪,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2 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关键技术
2.1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现代船舶轮机系统监测中应用的传感器种类繁多,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轮机系统各部件的运行温度,如柴油机气缸温度、润滑油温度等,通过实时获取温度数据,可及时发现因摩擦、散热不良等原因导致的温度异常。压力传感器能够监测燃油压力、气缸压力等参数,为判断设备工作状态提供依据。振动传感器则可捕捉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信号,通过对振动频率、幅值等特征的分析,诊断设备是否存在不平衡、不对中、磨损等故障。
2.2 通信技术
在船舶内部,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以太网技术被广泛应用,用于连接各类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交互。现场总线技术具有布线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满足船舶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数据传输需求。工业以太网技术则凭借其高速率、大容量的特点,为船舶轮机系统大数据的传输提供了保障。在船舶与岸基之间,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卫星通信不受地域限制,可实现船舶在全球范围内与岸基的通信,船员能够将轮机系统运行数据实时发送到岸基监控中心,岸基专家也可远程对船舶轮机系统进行诊断和指导。
2.3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
船舶轮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包括设备运行参数、故障报警信息等。大数据技术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和规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建立设备运行状态模型,预测设备未来的运行趋势和故障发生概率。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柴油机的运行数据,可提前判断其性能衰退情况,为设备维护提供科学依据。云计算技术则为大数据处理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通过云计算平台,船舶轮机系统监测数据可实现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大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3 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应用
3.1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可对轮机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实时监测。通过部署在各设备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振动、转速等运行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一旦发现设备运行参数异常,系统将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船员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当监测到柴油机气缸温度过高时,系统会立即报警,并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如喷油嘴故障、燃烧不充分等,为船员维修提供参考。
3.2 故障诊断与预测
智能化监测技术能够对船舶轮机系统的故障进行快速诊断和准确预测。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监测系统通过对故障特征数据的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和专家系统,迅速判断故障类型、原因和位置。例如,通过分析振动传感器采集到的异常振动信号,利用故障诊断模型可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轴承磨损、齿轮故障等问题。
4 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面临的挑战
4.1 技术层面
虽然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技术层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传感器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船舶复杂的海洋环境下,传感器容易受到腐蚀、振动、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甚至失效。另一方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船舶轮机系统监测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有限,难以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
4.2 成本层面
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传感器、通信设备、监测系统等硬件设备的购置费用,以及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对于一些中小型航运企业来说,高昂的成本使其难以承受,限制了智能化监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此外,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后期维护和升级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5 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的发展对策
5.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加大对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重点加强传感器技术的研发,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开发适应船舶复杂环境的新型传感器。深入研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船舶轮机系统监测中的应用,优化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提高故障诊断和预测的准确性。
5.2 降低应用成本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对航运企业应用智能化监测技术给予资金支持和补贴,降低企业的应用成本。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应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降低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价格。同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提供智能化监测服务,按使用效果收费,减轻企业的一次性投资压力。
6 结语
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是推动航运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保障船舶安全运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降低应用成本,加强人才培养,推动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船舶轮机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将在航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琪.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电设备, 2007(6):4.
[2]严志军,朱新河,程东,等.油液监测技术在船舶设备状态监控中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 2007(2):4.
[3]徐晓健.船舶动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与趋势预测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