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与案例分析

作者

朱全超

身份证号: 370302199802065716

引言:建设工程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等特点,面临诸多风险。有效的风险管理能降低损失、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本文聚焦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水平提升。

1.建设工程风险概述

1.1 风险类型

在建设工程领域,风险类型多种多样。从自然因素方面来看,地质条件风险较为常见。例如,在一些地区进行建设工程时,可能会遇到软土地基,这种地基承载能力低,容易导致建筑物沉降,给工程结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气象风险也不容忽视,暴雨、洪水、台风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工程进度,造成施工现场积水、临时设施损坏以及材料受潮等问题。从社会因素角度,政策法规风险是建设工程面临的一大挑战。建设项目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政策法规,如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如环保要求提高、土地规划调整等,可能会导致工程被迫停工、修改设计方案,从而增加成本和延误工期。经济风险同样对建设工程有着显著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是常见的经济风险之一。像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会使工程成本超出预算,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另外,建设工程还面临着技术风险,例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时,如果施工人员对其掌握程度不够,可能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

1.2 风险特点

建设工程风险具有客观性。这些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工程参与者是否意识到,它们都存在于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例如地质条件、气象条件等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是客观存在于工程建设环境中的。同时,风险还具有普遍性。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每个阶段都可能存在风险。在规划阶段可能面临规划不合理导致后续工程难以开展的风险;设计阶段可能因设计失误而造成结构安全隐患等风险;施工阶段更是存在诸多风险,如施工安全风险、质量风险等;竣工验收阶段也可能因为资料不全、验收标准不符等产生风险。建设工程风险还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难以准确预测。例如,地震等自然灾害何时发生无法精确知晓,其对建设工程的破坏程度也因工程的抗震设计、地理位置等因素而存在很大差异。另外,风险还具有可变性。随着工程的进展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风险的性质、大小等可能发生改变。例如,在工程建设初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只是一种潜在风险,但随着时间推移,如果价格持续上涨且幅度较大,就会演变成现实的严重风险。

2.风险管理有效方法

2.1 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检查表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以往建设工程的经验,列出可能存在的风险清单,工程人员可以对照清单逐一检查项目中的风险因素。例如,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检查表中可能会列出高处作业防护是否到位、施工机械是否定期检查维护、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是否符合安全规范等项目。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系统地识别出一些常见的风险。头脑风暴法也是风险识别的有效手段。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各个参与方,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施工人员等,聚集在一起,就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自由讨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不同的风险点。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挖掘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风险。例如在一个大型商业建筑建设项目中,通过头脑风暴,施工人员提出了在地下室施工时可能会遇到地下水渗漏影响基础施工的风险,而这一风险可能在按照常规流程进行风险识别时被遗漏。另外,流程图法也在风险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绘制建设工程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各个流程,分析每个流程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比如在混凝土浇筑流程中,可能存在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浇筑振捣不密实等风险,通过流程图法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来。

2.2 风险评估技术

风险评估技术有助于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评估技术。它将复杂的风险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例如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在建设工程中,目标层可以是整个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准则层可以包括技术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方案层则可以是针对不同风险的应对措施。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层次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然后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得出各种风险因素对项目总风险的影响程度。例如在一个桥梁建设项目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地质条件风险对项目整体风险的影响权重较大,那么在后续的风险管理中就需要重点关注这一风险。蒙特卡洛模拟法也是常用的风险评估技术。这种方法通过建立风险模型,利用计算机随机模拟大量的风险事件,从而得到风险发生的概率分布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例如在估算建设工程的成本风险时,蒙特卡洛模拟法可以考虑到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变化等多种随机因素,模拟出项目成本的可能取值范围,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3.案例分析

3.1 案例背景介绍

某大型住宅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该项目位于城市新兴发展区域,周边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项目包括多栋高层住宅以及配套的商业建筑和地下停车场。在项目建设前期,面临着诸多复杂的情况。从自然条件方面来看,该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这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社会环境方面,由于项目周边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状况不佳,影响了建筑材料的运输效率。同时,该项目的建设时间较为紧迫,开发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对项目的工期要求非常严格。而且,项目采用了一些新的建筑技术和节能设备,以满足现代住宅的高标准要求,但这也意味着施工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才能掌握这些新技术和设备,增加了技术风险。

3.2 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地下水位高的问题,在基础工程施工时采用了有效的降水措施。施工方通过设置深井降水系统,将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确保了基础工程的顺利进行。对于道路状况不佳影响材料运输的情况,施工方与材料供应商协商,调整了供应计划,增加了材料的储备量,并且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为了应对工期紧的要求,施工方优化了施工组织设计,采用了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增加了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新技术和新设备带来的技术风险,施工方在施工前组织了专门的技术培训,邀请了厂家的技术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培训,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操作要点。在应对建筑材料价格波动方面,施工方与材料供应商签订了长期合同,约定了价格调整的条款,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材料成本。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当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下降时,适当增加储备量。

结束语:通过对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有效方法的研究及案例分析,明确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路径。案例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宝贵借鉴。未来应持续优化风险管理方法,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结束语: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且持续的过程。运用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能增强工程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实际工程中,需不断优化管理措施,加强监督,以保障建设工程安全、高效地完成,推动建设行业的稳定发展。参考文献:

[1]蔡云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进度管理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2,(12):66-68.

[2] 马淑 波. 建筑 工程 项目 施工 进度 管理 要点 分析 [J]. 中国 建筑 金属 结构,2022,(09):132-134.

[3]赫靓,刘宏,赵志刚.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建筑与预算,2022,(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