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菜地施肥和土壤肥力现状初探
董佳 刘娜 蔡美玲 杨立荣 酆如(通讯作者)
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生态资源保护中心,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2.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4.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种业工作站,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5.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设施菜地生产面积逐步提升,种植效益显著。土壤肥力作为影响设施菜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科学施肥提升土壤肥力成为当下设施栽培生产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设施菜地施肥及土壤肥力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菜地;施肥;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1设施菜地施肥及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1.1施肥量过多
设施菜地是通过调节设施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创造符合蔬菜生长发育的优质环境,从而促进设施蔬菜快速生长。设施蔬菜多为周年生产且长势快,施肥量相对于露天菜地来说较多。近年来,市场上设施菜地蔬菜售价较高,特别是反季节蔬菜,部分农户为提升种植收益,一味的追求产量,会不断地施入大量肥料。例如笔者在2023年间走访乌兰察布市地区黄瓜种植大棚,该区域设施黄瓜连年种植,全年施氮量达到了220kg/667m2、五氧化二磷施入量115kg/667m2、过氧化钾242kg/667m2,为黄瓜植株生长正常营养需求量的4~8倍。施肥量过多不仅会造成成本增高,大量残留的化学肥料还会造成土壤盐碱化、酸化、板结现象。
1.2肥料比例失衡
设施菜地施入肥料种类的比例对蔬菜的长势、产量、品质影响较大。目前,市面上可用于蔬菜生产的肥料种类较多,部分农户在选择肥料种类时,无法辨认蔬菜所需的肥料元素,导致施入菜地的肥料比例失衡,影响土壤营养的合理利用与消耗。例如在番茄种植期间,部分农户依旧延续叶菜类蔬菜的施肥方式,偏施氮肥,造成番茄植株旺长,影响结实、转色效果,从而降低番茄产量。土壤中氮元素过多,蔬菜生长会偏向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受到抑制,特别时茄果类蔬菜,偏施氮肥、肥料比例失衡,对产量、品质影响重大。且土壤中肥料比例失衡还会引发土壤酸化、污染地下水、易滋生病虫害等不良现象。
1.3肥料品质不佳
低劣品质的肥料市场售价对比优质肥料来说较低,部分农户为节约菜地肥料投入成本,会选购价格便宜的肥料使用。劣质化学肥料在使用后,会对土壤结构、有机质等造成破坏,从而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蔬菜的种植效果。而劣质的有机肥,例如动物粪肥、商品有机肥等,此类肥料可能会出现未经充分腐熟、掺杂有各种杂质等现象,施入设施菜地中,不仅无法起到提升土壤肥力的效果,还会造成蔬菜根系损伤、土质恶化。
2设施菜地土壤肥力提升建议
2.1适量施肥
农户在开展设施菜地蔬菜生产期间,应当依据菜地种植的蔬菜品种需肥特征、土壤肥力基础进行适量施肥,秉承少量多次基本原则,避免大水大肥供应,以降低蔬菜种植肥料成本及土壤污染。例如在乌兰察布市设施番茄周年生产大棚内,依据番茄年产量数据进行施肥量的增减,例如年产番茄8000~10000kg/667m2的地块,在底肥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10~12m2/667m2的基础上,年施尿素40~50kg/667m2、磷酸二铵100~120kg/667m2、氯化钾40~50kg/667m2;年产番茄10000~11000kg/667m2的地块,在底肥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12~15m2/667m2的基础上,年施尿素50~60kg/667m2、磷酸二铵120~140kg/667m2、氯化钾50~80kg/667m2为宜。施肥时,依据不同的亩产需求进行科学施肥,即可保障土壤肥力能够满足番茄生长期间的营养需求,还可最大限度的减少肥料成本的投入。为明确乌兰察布市设施菜地土壤施肥标准,可在当地选择设施菜地作为定点试验区域,对不同蔬菜品种在设施栽培下的肥料需求进行试验探索,积累相关的施肥管理经验,从而制定出最适宜当地的设施菜地施肥管理方案,并对该方案积极推广、宣传,提升当地设施菜地生产农户的施肥管理能力,避免农户设施菜地生产期间出现过量施肥的现象。
2.2精准施肥
精准施肥可以改善设施菜地的施肥方式及施肥种类的区分,优化施肥效果。首先,设施菜地种植蔬菜品种的不同,施肥种类、用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种类肥料中所含的营养元素种类、氮磷钾占比、中微量元素含量等不同。为促进设施蔬菜的良好生长,农户需依据蔬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肥特征进行合理供应肥料。例如在设施黄瓜种植生产期间,农户可选择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利用灌溉管道系统将水肥精准输送至黄瓜根系附近,最大化的减少肥料的流失。同时,在进行水肥供应时,依照黄瓜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例如在黄瓜结果前,为满足植株生长需求,可随水追施尿素10kg/667m2,单次灌水6~10m2/667m2,黄瓜缓苗成功后1周至结果期,每间隔10~15d灌溉1次;黄瓜生长至结果期后,此时为黄瓜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此时追肥以氮磷钾三大元素肥料为主,中微量元素为辅,使用水溶性肥料,例如46%氮磷钾(20-8-18+TE)复合水溶肥肥料,随水追施10kg/667m2,单次灌水6~10m2/667m2,每间隔15~20d追施1次,直至黄瓜拉秧结束前10d。此种施肥方式下,即可满足黄瓜持续结果需肥特征,又可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实现精准施肥,规避了常规大水漫灌、地面追肥所造成的土壤污染、肥料浪费现象,最大化提升施肥效果。
2.3增施有机肥
在设施菜地生产期间,农户应当秉承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施肥管理模式,增施有机肥。有机肥的主要来源为植物、动物,对比化学无机肥料,其具有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无机肥料对土壤污染的特征。设施菜地生产增施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蔬菜、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提升蔬菜的品质,同时减轻土壤盐碱化。在使用有机肥之前,特别是动物粪肥、人粪肥,施入前需将其进行充分腐熟。目前,有机肥常用的腐熟方式为紧密堆积发,将粪肥层层堆积在地面,每堆积一层撒施水分,当堆肥高度达到1.5~2m时,使用塑料薄膜将其密封处理,通常需要堆积处理6个月左右,肥料能够进入完全腐熟的状态。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施入土壤中后,不会造成蔬菜烧苗,且具有肥效长的特征,能够稳定持续为蔬菜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2.4精耕细作
设施菜地开展蔬菜生产期间,在一茬蔬菜采收结束后,需对设施菜地实施精耕细作,以提升土壤籽粒结构性,避免长期灌水、追肥造成土壤板结。耕作方式依照土壤类型有所差异性,例如设施菜地长期大水漫灌、无机肥撒施,造成土壤板结时,此时可采取深耕处理,耕作深度30cm左右,以提升土壤疏松透气性,打破犁底层;当设施菜地土壤缺乏有机质时,可采取增施有机肥、生物肥料等方式,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当设施菜地出现盐渍化问题时,可通过灌水洗盐、增施有机肥、土壤酸碱调节等方式进行改良,当土壤偏酸时,则可在施入底肥时,加入石灰、碳酸钠等物质,进行平衡酸碱度。
3结语
综上所述,设施菜地生产期间,为避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等情况,农户需转变传统施肥方式,依据菜地土壤肥力基础及蔬菜生长发育期肥料需求采取适量施肥、精准施肥、增施有机肥、精耕细作等方式,提升蔬菜植株长势,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想. 蔬菜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J]. 河南农业, 2023, (03): 54-56.
[2]蔡红明, 王仁杰, 王俊英, 魏家鹏, 张爱凤, 李金玲, 杨朝霞, 梁友忠. 寿光设施蔬菜施肥及土壤养分现状分析[J]. 中国果菜, 2022, 42 (06): 80-84.
[3]李敏.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要点[J]. 农家参谋, 2022, (03):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