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张嫄

汉源县宜东镇梨园小学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写作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检验,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常视写作为负担;写作素材匮乏,内容空洞雷同;教学方法单一,重技法轻体验,忽视个性表达。部分教师评价方式机械,挫伤学生积极性。因此,亟需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激发兴趣、拓宽素材、丰富方法的有效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兴趣缺乏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许多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缺乏内在的写作动力。一些教师布置的写作题目过于陈旧、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写作素材积累不足

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接触生活的机会有限,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导致写作时无话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素材积累,使得学生的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三) 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 - 练习”模式,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

教师可通过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运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代入特定身份,如“我是小蜜蜂”,增强表达代入感;二是借助故事导入,以悬念或趣味情节引发写作动机;三是组织真实体验活动,如参观动物园,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动物外形、动作与习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动物视角写日记或独白,将观察转化为个性化表达。多感官参与和情感投入使写作不再是机械任务,而是充满想象与乐趣的创作过程,有效提升写作积极性。

(二)鼓励自由创作

鼓励自由创作需从三方面落实:一是放开体裁限制,允许写诗歌、书信、剧本等多样形式,激发表达兴趣;二是尊重内容选择,让学生写自己关心的人、事、感受,体现个性与真实情感;三是不设字数门槛,长短皆宜,重在思维的自然流淌。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创造性表达,通过点评、展示等方式增强其写作自信,使写作成为自主、愉悦的表达过程。

三、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观察生活:一察环境细节,如校园的花草布局、教室的布置变化;二察人物言行,关注同学的表情、动作与对话;三察事件过程,记录课间活动、升旗仪式等场景的先后顺序与氛围变化;四察内心感受,鼓励学生记录观察时的情绪与思考。通过分步引导,学生不仅能积累真实素材,还能提升观察的敏锐度与思维的深度,使写作内容更具体、情感更真挚。

(二)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可按题材推荐绘本、童话、科普读物等,拓宽学生视野;按能力分级选书,确保阅读难度适中。组织读书会、故事分享等活动,促进理解与表达。阅读中,引导学生分类摘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好词好句,积累多样化语言表达;鼓励写读书笔记、续编故事,记录感悟并练习迁移运用。通过持续输入与内化,学生语言储备逐步丰富,为写作提供源头活水。

四、优化写作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从三方面提升写作教学:一是通过播放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展示生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写作情境,激发想象;二是借助音频资源,如故事朗读、环境音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语言感知;三是运用在线写作平台开展协作写作、即时点评与作品分享,促进师生、生生互动,拓宽表达空间。这些方式使教学内容更立体,形式更灵活,有效支持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二)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侧重字词运用、句子连贯和段落结构的训练,通过仿写、补写等方式夯实基本功;对中等水平学生,注重引导其完整表达事件经过,学习使用细节描写和过渡句,提升内容条理性和语言生动性;对写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则可布置想象作文、议论文或主题创作等开放性任务,鼓励个性化表达与创新思维。同时,分层应动态调整,结合阶段性评价灵活升降,确保每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有效提升。

五、加强写作评价的策略

(一)多元化评价主体

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应从三方面引入多元主体:一是学生自评,引导其对照写作目标反思内容结构与语言表达,增强自我监控能力;二是同伴互评,通过小组交换作文,学习发现他人优点与不足,提升分析判断力;三是师生共评,搭建交流平台,在对话中深化对写作标准的理解。多元参与不仅使评价更全面客观,还能在互动中锻炼批判性思维,促进合作意识,使写作评价成为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二)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结果,更要注重写作过程。首先,观察学生的写作态度,如专注度与修改意愿,反映其学习投入程度;其次,分析写作方法,包括构思方式、提纲使用与段落组织,体现思维逻辑能力;再者,记录写作中的修改轨迹,了解学生自我修正能力的发展;最后,结合草稿、初稿与终稿的变化,给予阶段性反馈。教师应通过过程性记录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改进问题,促进写作能力持续提升。

结论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优化教学方法和加强写作评价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美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J]. 作家天地 ,2024,(34):109-111.

[2] 徐瑜婷 .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 上旬 ),2024,(10):3-5.

[3] 劳华红 . 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意写作能力的策略 [J].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4,(18):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