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调控对营养代谢与健康的影响机制
张振兴
隆化县农业农村局 068150
引言
在畜禽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保障畜禽健康、提高养殖效率是行业关注的焦点。畜禽肠道内栖息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菌群,它们与宿主形成了复杂而紧密的共生关系。这些微生物菌群在畜禽营养物质消化、能量代谢、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调控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有助于改善畜禽营养代谢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深入研究菌群调控对畜禽营养代谢与健康的影响机制,对推动畜禽养殖业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概述
(一)菌群的组成与分布
主要微生物种类: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其中细菌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畜禽种类中,优势菌属存在差异。例如,猪肠道中的优势菌属包括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等;鸡肠道内则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较为常见。这些微生物通过相互协作与竞争,共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肠道不同部位的菌群差异:畜禽肠道从胃到直肠,由于 pH 值、氧气含量、营养成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数量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在胃和小肠前段,由于胃酸和胆汁的杀菌作用,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且以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主;而在大肠部位,营养物质丰富、氧气含量低,成为厌氧菌的主要栖息地,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显著增加。
(二)菌群的功能
营养代谢功能:肠道微生物菌群能够帮助畜禽消化许多自身无法分解的复杂营养物质。例如,它们可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这些短链脂肪酸不仅能为宿主提供能量,还能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此外,微生物还参与维生素的合成,如维生素 K 和部分 B 族维生素,对畜禽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免疫调节功能:肠道微生物菌群与畜禽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细胞的成熟。它们通过刺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抵御病原菌的入侵。同时,菌群产生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可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减少炎症反应。
二、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调控方式
(一)益生菌调控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发挥作用。它们可通过竞争性排斥作用,与病原菌争夺肠道上皮细胞的附着位点和营养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同时,益生菌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如细菌素、有机酸等,能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菌。
常见益生菌种类及应用:在畜禽养殖中,常用的益生菌有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等。例如,在仔猪饲料中添加双歧杆菌,可改善仔猪肠道微生态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腹泻率;在蛋鸡养殖中应用芽孢杆菌,能增强蛋鸡的免疫力,提高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二)益生元调控
益生元的特性与功能:益生元是一类不能被宿主消化吸收,但能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是为有益菌提供营养底物,促进有益菌的增殖,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例如,低聚果糖可被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利用,使其数量增加,而对有害菌如大肠杆菌的生长则有抑制作用,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益生元的应用效果:在畜禽饲料中添加益生元,可显著改善畜禽的营养代谢和健康状况。研究表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能提高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在母猪饲料中使用菊粉,可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成活率。
(三)噬菌体调控
噬菌体的作用原理:噬菌体是一类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它们通过吸附到细菌表面,将遗传物质注入细菌细胞内,利用细菌的代谢系统进行自身复制,最终导致细菌裂解死亡。利用噬菌体的这一特性,可针对性地清除肠道内的有害菌,而不影响有益菌,从而实现对肠道菌群的精准调控。
噬菌体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噬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在畜禽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针对引起畜禽肠道疾病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开发特异性噬菌体产品,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肠道感染,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耐药性产生的风险,保障畜禽健康和食品安全。
三、菌群调控对畜禽营养代谢与健康的影响机制
(一)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通过益生菌、益生元等调控手段优化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后,有益菌数量增加,其分泌的消化酶活性也相应提高,有助于畜禽对饲料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同时,菌群调控可改善肠道上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加肠道绒毛高度,扩大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进一步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调节能量代谢:肠道微生物菌群调控可影响畜禽的能量代谢过程。一方面,菌群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为宿主提供能量。另一方面,菌群调控可通过影响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脂肪的合成与分解。研究发现,某些益生菌可降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减少脂肪在体内的沉积,提高畜禽的瘦肉率。
(二)对畜禽健康的影响
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健康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可通过多种方式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有益菌可分泌黏蛋白等物质,参与肠道黏液层的形成,阻止病原菌与肠道上皮细胞的直接接触;同时,菌群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增强细胞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有害物质透过肠道屏障进入机体。
调节免疫功能:肠道微生物菌群调控对畜禽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可激活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例如,双歧杆菌可刺激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活性,增强其抗原呈递能力,从而激活 T 细胞和 B 细胞,引发免疫应答。同时,菌群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可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反应,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结论
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调控对营养代谢与健康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噬菌体等调控手段,可优化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增强菌群的营养代谢和免疫调节功能,从而促进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调节能量代谢,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然而,目前对于菌群调控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同调控手段的最佳使用剂量和时机尚不明确,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需加强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为畜禽健康养殖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戴思凡,王梓蓓,和世春,等.肠道微生物对畜禽脂质代谢的影响[J].饲料研究,2024,47(11):138-142.
[2]于晓蕾,王丽娜.肠道微生物对畜禽摄食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4,(11):27-31.
[3]王蕾,王书红,相丽新,等.重金属对畜禽肠道微生物及其健康的影响[J].中国家禽,2024,46(05):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