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

吴超丽

茂名市化州市教师发展中心 5251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思政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品质,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因此,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教育体系里,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意义非凡。从学生个人成长来看,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文学作品,如古代诗词里蕴含的家国情怀、现代散文中展现的道德追求,能如春雨般滋润学生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三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文素养,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坚守内心的善良与正义。从社会层面而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国家繁荣、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动力,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建设者。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流于形式,缺乏深度与系统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常浮于表面。许多教师虽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仅是简单地在课堂结尾添加几句思政话语,未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比如讲解古诗词时,仅关注诗词的字面意思、意象分析,对诗词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等思政内容只是蜻蜓点水般提及,未深入挖掘其内涵与价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

2.2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思政学习兴趣

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思政教育时,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思政知识。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思政道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使得思政教育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

2.3 教师思政素养参差不齐,影响思政教育质量

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其思政素养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质量。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的思政素养参差不齐。一些教师自身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思政理论知识学习,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热点问题等关注不够,在教学中难以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方向和重点。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思政知识,但在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方面能力不足。他们不知道如何从语文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

3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策略

3.1 深度挖掘教材,精准定位思政元素

高中语文教材是一座蕴含丰富思政资源的宝库,教师要成为善于挖掘的“淘金者”。对于古诗词,像杜甫的《登高》,不仅要带领学生赏析其精妙的意象、沉郁顿挫的风格,更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身处困境却心系国家命运的忧国忧民情怀,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家国担当。在讲解现代文时,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要深入剖析文本,让学生理解作者对爱国青年的敬仰、对反动势力的痛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3.2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教育吸引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思政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如在讲解《鸿门宴》时,通过布置场景、让学生扮演角色,还原历史事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项羽的优柔寡断和刘邦的机智果敢,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抉择时应具备的勇气和智慧,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关系。讨论式教学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3.3 强化实践活动,拓展思政教育渠道

语文实践活动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延伸。学校可以组织语文主题演讲比赛,设定如“青春与责任”“梦想与奋斗”等主题,让学生在准备和演讲过程中,深入思考这些思政话题,锻炼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对思政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3.4 提升教师素养,打造思政教育主力军

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其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质量。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思政教育培训,邀请思政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让教师及时了解思政教育的最新动态和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不仅要深入研究语文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思政、历史、哲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将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思政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师思政素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策略,能够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 刘红莉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46)

[2] 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团队专业能力提升实践——以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为例. 程劲梅; 张世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