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女性研究

作者

颜丽萍 于程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安东尼 · 多尔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2014 年出版的《所有我们看不见的》是多尔的第五部作品,这部小说获得了 2015 年获得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小说描绘了在二战的烟硝弥漫之际法国女孩玛丽洛尔在艰难求生中的经历。故事反映了战争下女性所面临的生存挑战,同时反思了战争的本质,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是将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相结合。诞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生态女性主义由法国著名女性学家弗朗索瓦 · 德奥波妮在其出版的《女性主义或死亡》一书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分析对妇女的统治与对自然的支配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压迫相结合,对于不公正的联系给予解构,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看不见的光》中的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1.1 玛丽洛尔与自然

玛丽洛尔与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从小她就与父亲居住在巴黎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她在各个研究室、动物园、植物园里的草药园和观赏园穿行游走。她与父亲在博物馆中的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探索和感受。回家的途中,玛丽洛尔就像是一位走出诗意园林的精灵,她细心感受着街头巷尾的一草一木,

她在自然中汲取智慧,同时自然也给予它力量。这种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使得玛丽洛尔在面对生活困境时,能够通过大自然找到安慰和力量。战争爆发后,得知父亲被逮捕之后,玛丽洛尔陷入了恐惧和不安。见此情景,善良的马内科太太决定冒险带她去海边,玛丽洛尔通过触摸鹅卵石、贝壳、藤壶等海岸元素,感受大海的宏大与包容,压力随指尖与脚底的沙砾流走,郁结的心结逐渐释放。自然不仅抚平了她的创伤,更让她超越战争阴霾,坦然接受现实并重获勇气。自然成为她最佳的治愈场域。

玛丽洛尔通过与大自然的融合,超越了个人的苦恼和战争的阴霾。她从自然中汲取力量,逐渐接受现实。玛丽洛尔将自然的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坚韧,展现了女性在困境中通过自然实现自我救赎的女性主义力量。

1.2 马内科太太与自然

马内科太太是艾蒂安家的女管家,她的生活充满着对自然的热爱:闲暇时她沉浸于大海、野胡萝卜地的自然场景(如躺草地、观花摇摆、蜜蜂采蜜),与自然融为一体,充分享受着自然的无限美好。这种亲密关系呼应了生态女性主义“女性更接近自然”的特质。她有着一颗博爱之心,不仅悉心照料艾蒂安家的饮食起居,更以慈爱关心和照顾玛丽洛尔等无栖身之处之人;其关怀还延伸至邻居,无私为寡妇、老兵等送食物,用自然般的温暖庇护身边人。

马内科太太尽管是一名平凡的女性,却拥有一颗的慈爱和关怀之心,关心着亲近的人和身边的人,救助着陌生人。她坚强不屈,时刻关心着世间万物的安危,这与自然母亲所肩负的职责不谋而合。这生动地展现了马内科太太与自然之间那份深厚而紧密的联系。

2 女性和自然的困境

女性和自然的联系体现在两者相似的悲惨命运上。男权制诱发的战争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害。法国巴黎炮火四起,海滨小镇圣马洛几乎夷为平地。与自然同命运共呼吸的女性也因战争受到了心灵与身体上的双重伤害,失明的玛丽洛尔不得不独自面对敌人的抓捕,精力充沛的马内科太太在斗争中患病身亡。战争让女性和自然都遭受了沉重的创伤。

2.1 战争对自然的破坏

男权意识形态导致了对自然界的剥削和压迫,而战争则是男权统治的一种表现,加剧了对自然的破坏。小说中对战争对自然的破坏进行了大量描写。战争爆发前,巴黎和圣马洛鸟语花香,街上一片祥和,人们悠闲地享受着生活。然而战争的硝烟打碎了这样的平静。曾经绿树成荫的街道因为战争成了一片火海,曾经在枝头上唱歌的小鸟也不知去向。天空中充斥着飞机的轰鸣,街道上回荡着汽车的警报和人们仓皇逃生的脚步声。战争让往日祥和的巴黎和圣马洛成了一片废墟,带走曾经的那份宁静和美好的同时也让那曾经美丽的自然被战火摧毁的面目全非。

2.2 战争对女性的伤害

作为战争的直接受害者,战争让玛丽洛尔深受苦难。经历了父亲的下落不明,目睹了马内科太太的死亡。战争带给她的折磨甚至在战争结束后还在继续。双目失明的玛丽洛尔原本和锁匠爸爸在巴黎过着安稳快乐的日子,战争的爆发打破了这原有的平静生活,他们被迫逃离到圣马洛投靠祖父艾蒂安。在目睹父亲被捕之后,原本柔弱的玛丽洛尔变得焦虑和不安,她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终日郁郁寡欢,甚至拒绝进食,她开始嫌弃自己的眼睛,对自己周围的一切的人和事都产生了强烈的厌恶。这给玛丽洛尔的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尤其在马内科夫人因肺痨而失去生命和叔祖父艾蒂安在执行任务时不慎被敌军抓捕后,这让双目失明的玛丽洛尔更加如履薄冰, 独自面对战争的炮火袭击。作为一个无辜的受害者,玛丽洛尔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但她永远失去了亲人。玛丽洛尔受到的心理和精神伤害不会在战争结束后得到治愈,因为死去的亲人朋友永远不会再回来,这样撕裂的伤口也不会愈合。马内科太太是二战中女性受害者群体的典型缩影。战争前,马内科太太在圣马洛过着平静生活,作为艾蒂安家的保姆,仅需负责艾蒂安一个人的生活起居。战争爆发后,她的角色被迫扩展为女仆、护士、母亲以及大厨等多重身份,超负荷奔波和劳累最终导致她感染肺炎。即便病愈,她仍坚持对抗法西斯并继续过度工作,身体逐渐衰弱。最终,她被战争彻底吞噬:医生像搬运货物般将她带走,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战争对无玛丽洛尔和马内科太太带来了巨大伤害。他们承受着心理和身体的折磨,失去了亲人和安定的生活,无法愈合这深深的伤口。这充分呈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3 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

面对战争,文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展现了坚强,勇敢的一面,她们用单薄的身躯与敌人抗争:马内科太太舍身为国,冒险为前线送情报;玛丽洛尔勇敢无畏,不向邪恶势力妥协。战争起源于父权制,因此女性对战争的反抗是解构父权制框架的有效行为,同时也挽救自然的有效行为。

3.1 玛丽洛尔自我的挣扎与觉醒

面对法西斯暴政和残酷的战争,玛丽洛尔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而平庸无为,她勇敢地用自己的方式为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马内科太太因肺痨病逝后,作为玛丽洛尔庇护人的艾蒂安接连续几天闭门不出,玛丽洛尔勇敢地接替起传递情报的危险任务,她按照马内科太太与同盟者的约定,牢记情报传递的路线和接头暗语,从吕埃勒夫人手中取得带有数字情报的面包。通过玛丽洛尔的努力,最终艾蒂安也受到了感化。他克服了战争带给他的阴影并自愿勇敢地加入到反抗斗争中来。

双目失明的玛丽洛尔靠着顽强的意志撑到了战争结束。在和平年代,她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巴黎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一间小型实验室进行研究,在软体动物研究和论述上有了巨大的成就,她和艾蒂安平静过着自己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刻有了具象化的表现。这无疑是对父权制下的战争最有力的反击。

战争期间,玛丽洛尔以超出常人的勇气与智慧直面生死危机:在石窟被追捕时,她冷静的通过吃纸条销毁线索;被困阁楼时,她凭借意志在无食物状态下坚守五天,甚至准备与敌人拼死一搏。这些举动标志着她身份从“无辜受害者”到“主动反抗者”的转变,以行动捍卫尊严与生命。

战后,玛丽洛尔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事软体动物研究,并在这一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玛丽洛尔与祖父艾蒂安过着平静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转变不仅是个体生命的重生,更象征着女性通过与自然的联结,突破父权制战争的压迫,以智慧与韧性完成对暴力体系的反击。

3.2 马内科太太的女性反抗意识

马内科太太在面对残酷的战争和险恶的敌人时展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尽管被迫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下,她并未被其恐怖所击垮,而是积极应对,利用自己的智谋和勇气去面对战争带来的重重挑战。她说服艾蒂安走出低迷的情绪,鼓励他利用播报机帮助法军传递军情。

在战争中,女性常常被视为弱势和被动的一方。然而,马内科太太却展现出了坚韧、果敢和独立的一面。她没有选择被动地接受命运,而是主动地寻求改变。她把志愿加入妇女反抗组织的女人们集结在房里,号召其一起加入到保家卫国的抗战队伍之中。此时,马内科太太已经不再只是受压迫的女性,而是无畏牺牲也要帮助法军传递情报的女性英雄。

马内科太太的反抗,不仅彰显了女性的坚韧与力量,更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深刻内涵。她的行动不仅捍卫了个体自由,更维护了自然的和谐。她的精神是对自然与女性权益的双重守护,是生态女性主义理念的生动实践。

结语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深入剖析了《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中女性在战争背景下与自然所共同承受的苦难,以及她们如何凭借坚韧与智慧,从自然中汲取力量,为抵抗战争、追求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部作品中,玛丽洛尔、马内科太太等主要女性角色成为了与自然紧密相连的代言人。她们不仅在战争的阴霾下勇敢求生,更通过亲近自然、感悟自然,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支撑她们度过了艰难岁月,更让她们在抵抗战争、追求和平的道路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同时,这些女性角色的经历也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带领大家解放自己、解放自然,进而建立一个两性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可能性。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即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而这种关系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何怀宏. 生态伦理—— 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 [M]. 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230.

[2] 胡志红 . 西方生态批评史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2015.

[3] 魏添 . 在战争中成长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主人公成长经历分析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36(01):115-117.

[4] 熊欢 . 朱海青 .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中美战争小说对比研究 [J]. 文学教育( 上 ),2023(07):120-123.

[5] 张明悦 . 从空间叙事角度看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J]. 新纪实 ,2021,(31):53-55.

[6] 郑湘萍 .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 [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5,(06):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