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高校护理教育质量提升的影响研究

作者

鲁黎黎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引言

新时代医康事业发展大背景更加凸显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服务质量。高校是护理人才培育的摇篮,高校的护理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校护理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受到教育领域和医疗领域专家的广泛重视。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高校护理教育质量的影响机制

1. 优化课程设置,贴近临床需求

“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着正确的理解。在课程设置方面,他们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将临床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时融入教学中,使课程设置更加贴近临床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临床工作的匹配度。

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学模式的教师将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引入真实临床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在临床中的思维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临床情景下进行操作,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及应急处理能力。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双师型”教师既传授知识技能,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精神及职业道德,通过传授自身的临床工作经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护理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同时“双师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及就业趋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提高教育内涵

“双师型”教师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够把临床实践过程中探索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科研活动,通过科研探讨护理前沿领域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把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教学,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层次,提高高校护理教学水平。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当前高校对“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缺乏完整的体系,一些高校也会选派教师到医院锻炼,但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没有系统的培训体系,没有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大多采取观摩学习的方式,很少参与临床实践工作,实践能力的提高甚微。医院与高校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医院对教师实践锻炼工作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低。

2. 医院与高校合作不够深入

医院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合作的途径,但目前合作流于形式,合作层次较低,医院缺乏教师实践锻炼的场地、没有聘请兼职教师的动力、没有激励机制、高校在课程设置、内容更新等方面没有与医院充分沟通、不能充分利用医院的资源等,合作不深入,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有效的保障,不利于提高护理教育质量。

3. 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

当前,对于高校“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奖励激励不完善,在评价上仅看重教师的理论教学成果、科研业绩,对于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不足,缺乏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激励上缺乏针对“双师型”教师的针对性激励政策,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临床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护理教育质量的对策

1. 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基地

高校应与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医院为高校教师提供临床实践岗位并负责指导,高校为医院提供理论培训及科研指导,并定期派遣教师到培养基地进行锻炼,参加临床护理工作,积累临床经验,医院也可选拔优秀临床医护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事教学,取长补短,形成合力。

2. 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

高校应制定全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计划,针对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及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设立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为临床护理操作能力、护理管理、教学方法等,采用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络培训等培训模式,提升培训的质量。制定培训考核评价制度,考核教师的培训情况,真正让教师学到培训的内容。

3. 优化“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

高校应制定科学“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将“双师型”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情况、行业服务能力等列入评价体系中,转变过去只注重教师理论教学、科研方面的业绩评价。在评价中应多征求医院、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意见,客观公正评价。与评价结果挂钩,制定激励制度,对于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给予鼓励与奖励,增加其参与“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积极性。

4.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要加强对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高校与医院联合,让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充实到“双师型”师资队伍中。设立专项资金以支持“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培训、实践等,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保障。

结语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护理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双师型”教师建设必定会成为高校护理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为提升高校护理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医疗健康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瑾钰 , 靳力 , 牛朝霞 . 护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J].现代养生 , 2023(11):869-871.

[2] 田利 , 吴梦茹 , 张继尹 , 等 . 本科护理学专业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中华护理教育 , 2024, 21(5):543-546.

[3] 陈立琼, 高倩, 黄萍. 护理临床" 双师型" 教学团队的建设与成效[J].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22(0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