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的策略研究
王宏达
唐县应急管理局 河北省保定市 072350
摘要: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应急救援能力是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关键保障,但是现在我国生产领域面临的风险隐患又多又复杂,事故应急处置中还存在响应不及时、协同不顺畅、保障不足等问题。所以,本文先分析了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的必要性,再提出了具体策略,希望能构建出科学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关键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风险防控;应急体系;队伍建设
引言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生产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化工、矿山、建筑等高危行业的风险隐患越来越明显,生产安全事故偶尔会发生,这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稳定。应急救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事故处置的效率和效果,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体系,但在实际应对复杂事故时,还存在应急响应慢、部门协同不顺畅、救援装备落后、人员专业素养不够等问题,因此,相关人员要深入研究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的策略。
一、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的必要性
(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要求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准则,应急救援能力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直接手段,但生产安全事故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一旦发生,短时间内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坏,如果应急救援能力不够,不能及时开展抢险救援、医疗救治等工作,事故后果会进一步扩大。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能在事故发生后快速响应、科学处置,最大限度缩短救援时间,减少人员伤亡数量,降低财产损失程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合法财产权益。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生产安全事故不仅会冲击直接受灾的主体,还可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甚至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像是高危行业事故可能导致企业停产停业、产业链中断,引发局部经济波动,重大事故还可能让公众感到恐慌,影响社会安全感【1】。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能快速控制事故态势,减少事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降低事故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关键环节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求企业、政府、社会各方一起承担安全责任,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是各方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来说,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然要求,能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少事故损失,对政府来说,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是履行监管责任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能提升政府对事故的管控和处置能力,对社会来说,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形成全社会一起应对安全风险的合力。
二、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的策略
(一)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强化协同联动机制
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是提升救援能力的基础,要从制度、组织、流程三个层面推进完善,先是在制度层面,要结合行业特点和区域实际,修改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企业、政府部门、救援队伍的职责分工,避免职责交叉或空缺,同时,建立应急预案动态更新机制,根据风险变化、技术发展及时调整预案内容,确保预案科学、能用。然后是在组织层面,需要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配合、企业自主响应、社会力量参与的应急救援组织架构,成立区域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各类救援资源【2】。再就是在流程层面,需要优化应急响应流程,明确事故报告、预案启动、资源调配、现场处置等环节的时间限制和要求,同时还要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应急信息实时共享,确保事故发生时,各参与方能快速联动、高效配合,形成应急救援合力,避免因为协同不畅耽误救援时间。
(二)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处置的核心力量,队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救援效果,要从队伍组建、培训、保障三方面加强建设,先是在队伍组建上,需要构建专业救援队伍为主、企业兼职队伍为辅、社会志愿队伍为补充的多元化队伍体系,并重点加强高危行业领域专业救援队伍建设,配备专职人员和专业装备,推动企业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确保企业内部事故能快速初步处置,引导社会力量成立应急志愿队伍,充实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然后是在人员培训上,需要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行业设计专项培训内容,包括事故类型识别、救援装备操作、现场抢险技巧、医疗急救知识等,确保救援人员熟练掌握必备技能。最后是在保障方面,需要完善救援人员薪酬待遇、保险保障、表彰奖励等制度,解决救援人员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应急救援工作,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救援队伍。
(三)推动技术装备升级,提升应急救援效能
科技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实现科技赋能救援,先是在技术应用上,需要积极推广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风险监测预警中的使用,构建覆盖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智能监测网络,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等关键数据,实现事故风险早期识别、精准预警,为应急救援争取主动【3】。同时,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装备开展高危环境侦察、物资投送、抢险作业,减少救援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风险。然后是在装备配置上,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事故特点,为救援队伍配备专业化、智能化救援装备,比如化工事故处置需要的防化服、有毒气体检测仪,矿山事故救援需要的生命探测仪、井下通风设备等,同时,建立区域应急装备共享机制,统筹调配大型、特种救援装备,避免资源闲置和重复配置,提升装备使用效率。
(四)强化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实战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提升应急队伍实战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摒弃走过场式演练,开展有针对性、常态化的实战演练,先是在演练策划上,要结合区域风险特点和行业事故规律,科学设定演练场景,包括火灾、爆炸、泄漏、坍塌等常见事故类型,同时增加极端天气、多事故叠加等复杂场景演练,全面检验应急救援体系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在演练实施中,要模拟真实事故发生过程,不提前告知关键信息,考验参演各方的快速响应和临场处置能力,并鼓励参演人员自主决策、协同配合,在实战中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救援技能。在演练结束后,及时组织复盘总结,要分析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像是预案漏洞、协同不畅、装备不足等,制定整改方案并限期落实,同时建立演练成果转化机制,把演练中总结的经验技巧纳入培训内容,持续优化应急救援流程和方法,通过“演练—总结—改进—再演练”的闭环,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结语
总的来说,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人民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一起努力、长期坚持。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生产形势,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充分认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完善体系、建强队伍、升级技术、强化演练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补齐应急救援工作短板。
参考文献
[1]陈家湘.以应急救援评估促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安全,2024,(11):105-108.
[2]王玮,罗海毅.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四种能力”[J].三晋基层治理,2024,(02):90-94.
[3]赵正宏.把握主要矛盾提升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J].劳动保护,2022,(0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