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旅深度融合 推动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吴艳
浙江省金华市文旅宣传推广信息中心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金华市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文旅深度融合和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入探索,走出一条适宜当地景区自身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文旅融合;景区转型提质;文旅高质量发展;IP打造;
引言:近年来,金华市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3-2025年)》,紧紧围绕“文化润景、供给活景、运营强景、品牌亮景、数智变景、设施成景、生活融景、生态护景”八大行动,以提升景区品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目标,全面推进全市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一些成效。
一、文化润景:深挖文化内涵,铸牢景区精神内核
(一)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打造“两头乌”特色IP与科普研学阵地
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景区深入挖掘“金华两头乌”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极具辨识度的IP形象,并通过文化衍生创新拓展其边界,使“金华两头乌”形象更鲜活、时尚、富有趣味性,有效提升了其在年轻群体中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话题度。同时,依托“熊猫猪猪”项目,建成全球首家金华两头乌猪主题科普博物馆,为产业发展提供市场教育和科普阵地,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研学团队近25万人次;积极开展“厨艺大赛”、“年猪节”等大型主题活动,深度呈现相关文化习俗,吸引各界广泛参与并获得积极反响。
(二)婺州古城:以文旅短剧拓展文化传播载体
婺州古城景区拓展传播载体,抢抓文旅短剧发展机遇,联合金华山策划摄制金华市首部文旅短剧《旅行奇迹·金华》,该剧在抖音平台上线后,全网点击量突破1亿次,收获点赞超53万次。
(三)横店影视城:活化影视文化,升级沉浸式演艺体验
聚焦活化影视文化,横店影视城以宋韵文化为核心,清明上河图景区推出《名画复活》《你好李清照》等特色演艺及多主题沉浸式片场;秦王宫升级《走进大秦》场景并推出《商鞅治法》等流动演艺;开发广州街《人生赢家》等11台剧本娱乐产品;全年为各景区升级及新制作《梦幻开园秀》《驸马招募》等百余台中小型行为秀,显著提升游客体验。
(四)卢宅景区:传承非遗文化,构建文化体验轴线
聚焦传承非遗文化。卢宅景区深挖东阳木雕、道情等资源,推出《马生笃学》清廉舞台剧及“非遗一台戏”常态化演出,打造“卢宅老街—非遗街区—木雕巷”文化轴线,引入特色业态,联合学校建立研学基地,年开展文化活动超百场。
(五)义乌:挖掘多元文化,打造“义乌好好逛”IP
挖掘义乌商贸文化、古镇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锚定“购物+美食”赛道,抢抓“反向旅游”“县域旅游”风口机遇,推出了打造“义乌好好逛”IP。
二、供给活景:丰富业态场景,促进消费活力提升
(一)双龙景区:数字赋能,创新“分批叫号”智能排队系统
自2024年5月起, 双龙景区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创新推出“分批叫号”智能排队系统,着力破解游客排队难题。该系统以“分批叫号”为核心,依托“一中心、两平台、多服务场景”的架构进行开发建设与扩容升级,成功构建了“人在游、数在转、云在算”的智慧排队新模式。通过应用签到排队功能,将传统现场排队优化为线上预约排队;通过优化分批进洞算法, 实现游客分时段、自动化的科学调度;通过附加智能导览服务, 提供个性化路线推荐与定制服务;同时赋能景区管理调度, 实现了全域可视化管控与精细化管理。景区高峰时段游客排队时长由原先的4小时大幅缩短至30分钟以内。游客在等待期间可灵活安排时间游览景区其他业态,带动双龙洞外景点游客到达率较同期增长1至3倍,景区各业态营收平均同比增长80%。鉴于其创新性和实效性, 该“分批叫号”智能排队系统获评“2025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
(二)婺州古城:策划特色活动,推动区域消费升级
婺州古城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咖啡文化节、国风巡游等活动,同时联合金华之光、三江里共同推出“城意满满 婺必来玩”系列活动,七天累计接待游客37.22万人次,同比增长32.13%,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
三、运营强景: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景区发展效益
(一)双龙景区与游埠古镇:精准招商+战略合作,推动业态协同发展
双龙景区聚焦精准招商,积极培育兼具潮流特色与地域辨识度的网红打卡点,推动山上山下消费业态协同发展。山上区域围绕双龙溪峡谷、鹿女湖等核心景观,强化场景赋能,成功建成并开放运营达那也·小冰岛、LuLuPARK、月牙湖、举岩茶轩、墅下·天空之境、桃源里等16个全新业态项目,实现山上山下业态联动发展、多点开花,文旅业态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引进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等战略合作方,全力推进列入省“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重大项目清单”的游埠古镇景区扩容提升项目。
(二)诸葛八卦村:探索“三权分离”模式,引入专业运营力量
探索所有权、经营权、运营权分离模式,引入专业运营团队运营诸葛八卦村。推动国有资本与景区合作,如国有企业与诸葛村成立合资公司。
(三)永康与横店影视城:塑造品牌+技术赋能,打造景区发展亮点
注重旅游品牌塑造,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打造永康城市文旅品牌宣传矩阵,利用官方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扩大永康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永康在城市文旅品牌策划传播大赛中荣获“最佳网络人气奖”“最佳策划传播奖三等奖”等荣誉。以培育横店影视城千万级核心大景区为抓手,运用VR、全息投影等新质生产力赋能演艺升级,每年新推出沉浸式演艺项目4个以上;做好“来横店探明星”文章,迭代“综艺节目来横店”“开机现场进景区”等新玩法,打造更多“横店爆款”。
四、数智变景:科技赋能服务,优化游客游览体验
(一)方岩景区:建设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实现“三端”智能管理
方岩景区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一云、二中心、三平台、多应用”的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实现“一部手机管理方岩景区”“一部手机游览方岩景区”“一部手机保护方岩景区”。
(二)大陈景区:推出未来乡村智能驾驶舱,提升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
大陈景区推出未来乡村智能驾驶舱,涵盖智慧医疗系统、智慧步道等多个数字化场景,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景区情况,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五、未来展望:推进金华市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下步,全市也将着眼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A级旅游景区提升内在品质和配套服务水平,促进旅游景区由量的增长向量与质同步提升转变,由产品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粗放型运营管理向精细化、品质化、高效化转变,打响品牌战略,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为加快建设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结束语
本文以金华市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围绕《浙江省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八大行动”的文旅融合实践路径。从“文化润景”筑IP、“供给活景”创场景,到“运营强景”优模式、“数智变景”升体验,金华市立足地方资源、借力数字技术,破解了景区“内涵不足、业态单一”等问题,形成“文化+科技+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范式。
这一路径契合文旅产业转型趋势,为同类城市景区提供参考。后续需深化“品牌亮景、设施成景”等板块,夯实内生动力,推动文旅融合向更高质量迈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计划(2023-2025年)》
[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GB/T17775-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