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带点“甜”-低年级美术趣味教学探索
王硕
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 江苏 苏州 215600
摘要:低年级是学生们成长的黄金阶段,更是创造力、审美力、表现力、发展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新课改之后,素质教育倡导以生为本的学习观,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备受重视,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也更成为一线美术教师的重要职责。为了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该重视趣味教学法的实施,让趣味方法给美术课堂带点儿甜,带动低年级的小学生们融入美术课堂,展开高效学习。
关键词:低年级;美术;趣味教学
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们融入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为此,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为了学步增强学生们的美术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们的美术素养,教师应该重视趣味教学法的实施,通过音乐因子、游戏元素、绘本内容、信息技术等的辅助,增强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爱学、乐学。
一、让课堂移居别处,创造全新教学环境
在提到教学时,大多数人脑海中最先出现的就是四四方方的教室。教师们站在三尺讲台上,而学生坐在自己的桌子旁边,认真听,认真学。而在美术这门学科教学中,如果仅仅让学生坐在一间教室里闷头学习,那么学生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必然会受到限制。为此,教师就该放宽思路,让课堂移居别处。对于某些课程适当的走出教室,让学生们亲临大自然在生活中去感悟,去发现,了解事物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韵味。
比如,在“美丽的天空”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来到学校的操场上,让学生们席地而坐,仰望天空,感受天空的真实面貌。如此一来,学生们既能够接受最真实的绘画元素,又能够感受这大自然的缤纷多彩,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审美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另辟蹊径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学习美术,也能给予他们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让他们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与愉悦,有助于提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又如,在“可爱的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来到学校附近的农场或是动物园,观察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有了最直接的视觉体验之后,再拿起画笔去描绘动物时也就更加真实,更加丰富了,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具有突出意义,对于成就高效的教学也具有推动作用。
二、信息技术助力教学,为美术插上多彩的翅膀
信息技术有利于更加方便、灵活的获取和使用教学资源,能够营造更加灵动的教学情境。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教师应该巧妙的借用信息技术这一辅助工具,让信息技术为美术课堂插上多彩的翅膀,让其成为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参与,提升学生们学习热情,陶冶学生学生们情操的推动力量。
比如,在“妈妈和孩子”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亲临到生活中用相机拍下现实生活中的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妈妈和孩子,然后将这一组组的图片制成微课视频,在正式上课中播放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坐在教室里感受最佳真实的生活,了解这世间最真挚的母爱。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们在绘画中有“物”可画,还可以有“情”可表,在绘画中多一些情感融入,让画作更加真挚、更加多彩、更具情感性、更具真实性。又如,在“剪剪撕撕画画贴贴”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白板的人机互动功能,让学生们从座位上起立到讲台的白板上,用手动一动、撕一撕、剪一剪、贴一贴。通过强大的信息化教学功能,学生们在大屏幕上就能看到自己手工作品的变化。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新奇的学习体验与感受,还能够在人机互动中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无限的向往,在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信心,发展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对于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音乐融入课堂,让教学踏歌前行
音乐与美术本身就具有不解之缘,美术语言与音乐语言有很多相通之处。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具趣味性,教师就应该重视音乐元素的运用,以音乐元素的辅助启发学生们艺术感知,以音乐元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绘画情感,让他们在听觉和视觉上逐步获得双重体验,实现音乐与美术的融会贯通。以“春天的色彩”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儿歌,让学生们聆听着曼妙的音乐,进入到美术学习中。同时,以《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点名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春天中看一看那绿色的树,仰望天空的小鸟,低头闻一闻沁人心脾的花香,心中油然而生,对于春天、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如此一来,学生们进入到这一美妙的艺术情境之中,他们带着热情、带着喜悦、带着快乐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课堂教学效果也自然更加高效。又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音乐背景的融入,发挥音乐的情感感染作用,让学生们踏歌而行,踏歌绘画,在轻松愉悦欢快的氛围中学美术,创造新的美术画作,发挥无穷的想象,为审美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们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愉悦、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趣味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活动中学知识,接受美育熏陶,在自由、民主、活跃的气氛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
参考文献:
[1]刘雅静.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01):105.
[2]秦玉柱.趣味引领 快乐美术——浅谈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津教育,2023(01):119-120.
[3]吴瑄.趣味教学,共享视觉盛宴——试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2022(40):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