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训练方法与技巧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黄文凤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364200

摘要:体操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也是一项集力量、技巧、艺术于一体的运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我国女子体操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提升我国女子体操竞技水平,文章以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训练方法与技巧提升策略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训练现状为主要依据,从改善少儿体操训练环境、激发少儿对体操的兴趣、提高教练员素质水平、完善训练方法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女子体操训练水平,增强我国女子体操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进而为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少年儿童;女子体操;方法;技巧

引言

体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作用。体操作为一项体育项目,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对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训练方法与技巧提升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该研究来提高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训练质量。

一、改善少儿体操训练环境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女子体操训练的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一些学校中,由于缺少专门的体操场地,体操器械比较少,使得许多少儿都缺乏相应的训练器材。此外,在很多学校中,由于资金问题,甚至没有专门的体操场地和器材,这也不利于对少儿进行体操训练。为了改善少儿体操训练环境,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以及法规等方式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首先,要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资金支持,对学校中不能满足要求的场地和器械进行维修或更换。其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帮助学校改善体育设施。比如在一些城市中设立专门的体操训练场地;充分利用高校以及企业等资源来帮助学校改善体育设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拓展青少年对体操训练的认知度。只有不断加强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才能提升青少年对体操训练的兴趣。

二、激发少儿对体操的兴趣

少儿体操训练主要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让孩子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这对少儿体操训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少儿体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少儿对体操训练的兴趣,让孩子们能够从体操训练中收获乐趣。

一是教练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少儿传授基本的体操知识,比如动作名称、要领以及动作细节等,让孩子们在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收获乐趣。

二是教练员可以将体操与音乐相结合,让少儿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学习体操知识。

三是教练员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少儿对体操训练的兴趣,比如:走平衡木、单杠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身体。

三、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水平

教练员的素质水平,对少年儿童的训练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教练员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出发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来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培养力度。教练员应该以自身的实际经验来带动少儿对体操训练工作的热情,从而增强少儿体操训练工作效果。另外,教练员应该积极与少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少儿在体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而增强少年儿童体操训练效果。教练员应该转变自身传统观念,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将先进的体操技术和方法进行推广,以此来激发少年儿童对体操训练工作的兴趣,从而增强少年儿童对体操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四、完善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是影响体操运动员技能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不断完善训练方法。首先,教练员要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对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并结合当前女子体操训练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其次,教练员要根据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训练特点和运动员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最后,教练员要对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针对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出现的问题,教练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在日常训练中发现队员出现技术动作不规范等问题时,教练员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当发现队员的动作有较大进步时,教练员要给予鼓励和表扬等。

五、注重基础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

在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注重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技能。通常情况下,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在进行体操训练过程中,应该在保持良好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动作的前提下,着重开展基础训练,并对基础动作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在此基础上,教练员应该根据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专项训练计划。教练员还应该结合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一些体能训练活动。如:跑步、跳远、跳高等。在体能训练活动中,教练员还应该对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和柔韧训练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并注重对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核心力量、柔韧性等方面的强化训练,从而为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项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六、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注重心理素质培养

身体素质是进行体操运动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优秀体操运动员的必备条件,也是体操运动员比赛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训练中,教练员应注重少儿身体素质训练。如在力量训练中可多采用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练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少儿的体能;在速度训练中可采用跑步、跳跃等练习方法,以此来提高少儿的爆发力和耐力;在耐力训练中可采用长跑、负重训练等方法,以此来提高少儿的耐力素质。

心理素质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训练中应注重培养少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要让少儿对体操比赛充满兴趣,教练员可利用竞赛现场的气氛和规则对少儿进行积极引导;同时应给少儿设置一定的比赛压力,通过比赛压力来促进少儿心理素质不断提升。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体育的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我国女子体操训练中,教练员队伍建设以及训练方法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竞技体操训练中,教练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教练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升自身对少儿体操训练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研究。只有不断加强对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女子体操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垚.少年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2):229. DOI:10.3969/j.issn.1674-6813(s).2019.02.195.

[2]郑湘平,肖紫仪,聂应军.中国10~11岁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水平评价与诊断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01):107-113.DOI:10.15942/j.jcsu.2020.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