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小衔接视角下家园协同共育的对策研究

作者

冉燕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钟多幼儿园 409800

摘要: 本研究针对幼小衔接阶段家园协同共育现存问题,如沟通不畅、理念分歧和内容衔接失序等,提出畅通沟通渠道、统一观念认知、优化内容衔接等对策,以提升家园合作成效,助力幼儿顺利过渡至小学并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协同共育;教育策略

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关键期,家园协同共育意义非凡,能整合双方资源助力幼儿发展。但当前面临诸多困境,亟待深入探究解决策略,推动幼儿教育进步与幼儿健康成长。

一、幼小衔接家园协同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园沟通阻滞

1. 交流频次匮乏

部分幼儿园与家庭缺乏常态化沟通机制,家长会与接送交流简短,难以深入了解幼儿,致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与解决,影响幼儿成长。例如幼儿在园社交困扰或学习变化,因沟通不足家长难知晓并引导。

2. 沟通途径单一

多依赖口头交流,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欠缺。未搭建如微信、APP 等互动平台,幼儿信息与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共享,限制沟通深度广度,不利于全面认识评价幼儿。如教师难将幼儿在园精彩瞬间分享给家长,家长也不便反馈幼儿在家情况。

(二)教育理念分歧

1. 幼小衔接内涵认知差异

家长常侧重知识储备,如拼音、算术,认为这是幼小衔接关键。幼儿园则注重综合素养培育,包括习惯、兴趣和社交能力等。双方目标认知错位,使幼儿面临困惑压力,阻碍其身心与全面发展。

2. 教育方法矛盾

家长教育方式多元,部分溺爱或严苛,与幼儿园尊重个性、游戏主导理念相悖。溺爱致幼儿缺乏独立性,严苛则忽视幼儿情感与个性。家庭与幼儿园教育方法冲突,让幼儿在不同环境无所适从,影响其健康成长与过渡。

(三)教育内容衔接失序

1. 知识衔接缺漏

幼儿园课程重体验,小学重知识体系。衔接时缺乏系统规划,易现知识断层。如幼儿在园对数字、文字认识浅显,入小学后面对拼音书写、数学运算等复杂知识,难以适应,打击学习自信与兴趣。

2. 能力培养脱节

幼儿园侧重生活自理与简单社交能力培养,小学要求更高学习与社交能力。因衔接不当,幼儿入小学后可能因缺乏专注听讲、任务意识等学习能力,或不懂处理复杂人际关系,致学习生活遇困,影响小学阶段质量。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家园协同共育的对策

(一)畅通家园沟通渠道

1. 搭建互动平台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家园互动平台,如开发专用 APP 或利用微信公众号模块。教师定期上传幼儿在园学习成果、活动照片视频等,家长可反馈幼儿在家情况。同时设在线交流板块,方便家园随时探讨育儿问题,分享经验困惑,获取专业指导。

2. 丰富沟通形式

除传统家长会,开展多种活动。亲子活动能增进亲子感情与家园沟通,如亲子运动会可培养幼儿团队与竞争意识,亲子阅读提升幼儿语言与阅读兴趣并增进亲子情感。家长课堂可邀请专家讲幼小衔接知识等,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家长志愿者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管理,依特长提供资源,增强家园互信合作。

(二)统一教育观念认知

1. 加强教育引导

幼儿园应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观念。专题讲座可邀专家解读幼小衔接内涵与幼儿发展规律,家长会结合教学实践展示幼儿园教育价值,纠正家长片面观念。家长学校提供系统培训,涵盖幼儿心理、教育方法等,提升家长教育素养,促进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

2. 促进经验交流

组织家长经验分享会,邀成功家长分享心得,如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社交能力等经验。其他家长借此反思调整教育行为。还可建家长交流社区,如在线论坛或微信群,方便家长长期交流,营造相互学习支持氛围,推动家园教育观念融合统一。

(三)优化教育内容衔接

1. 构建知识衔接体系

幼儿园大班末期,依幼儿特点适度引入小学低年级基础知识,采用趣味游戏化方式,如汉字游戏、数学实物教学等,避免小学化。同时加强园校沟通,幼儿园了解小学知识体系与重难点以优化教学,小学低年级教师关注幼儿园内容,入学初降低难度、放慢节奏,如用生动方法教拼音、从生活引数学问题,后依幼儿适应情况提要求,实现知识学习平稳过渡。

2. 注重能力衔接培养

家园协作培养幼儿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穿衣、整理等技能并引导安排时间,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学习能力培养上,家长安排亲子阅读、引导观察思考,教师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法锻炼幼儿思维表达,设任务培养其任务意识。社交能力培养时,家庭鼓励幼儿交往互动,幼儿园组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学会相处合作,提升社交技巧与团队精神,为适应小学做好准备。

三、结论

幼小衔接家园协同共育对幼儿发展至关重要。虽存在问题,但通过畅通沟通、统一观念、优化内容衔接等策略,可提升家园合作水平,形成教育合力。家园需持续探索创新,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调整策略,确保幼儿顺利过渡小学,奠定未来发展基础,携手为幼儿创造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胡秀娟.家园共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156-159。

[2]薛晓梅.家园共育的实施策略研究.幼儿教育研究2020(4):66-68.

本文系重庆市(酉阳自治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幼小衔接背景下实施家园协同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YJGB-2022-05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