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作者

赵恒永

南通江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成为确保建筑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有效的质量管理策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工程质量;建筑安全

引言: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确保建筑物安全、提高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建筑施工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施工技术落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工程质量,是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导致不同项目之间质量控制的标准各异,新颁发的标准、规范等不能及时到达企业或项目部进行宣贯,这无疑给质量管理带来了困扰。在这种情况下,施工质量的判定往往依赖于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增加了质量风险。此外,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往往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质量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导致管理混乱,质量控制难以落实。在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不足,无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使得一些质量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同时,监管手段的落后及力度不够也是问题之一,传统的监督方法可能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新型技术的应用,导致质量控制的实效性受到限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另一大问题。建筑施工涉及多工种、多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专业知识和质量意识对工程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有时,一线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对工程质量标准理解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此外,项目经理和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效果。技术手段的落后和信息化管理的不足也是制约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虽然先进的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在部分项目中得到应用,但仍有大量项目依赖于传统的人工管理和监控方式,这往往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的控制。同时,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管理工具的普及率不高,使得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和数据集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二、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2.1 提高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意识

企业应当建立并强化质量文化,从上到下倡导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管理层应明确表达对质量的重视,制定严格的质量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融入到所有项目和员工的绩效考核中。通过定期的质量培训,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使他们明白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生存。同时,培训应包括新的施工技术、材料应用以及国家或行业新出台的质量标准,以确保员工知识的更新。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都应明确定义各自的责任,避免责任模糊导致的质量问题。通过责任追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源头,进行改正,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再者,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可以显著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控制的精准度。通过BIM,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清晰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细节,降低错误发生的可能性。而物联网设备的部署,如智能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和设备状态,预防潜在的施工问题,同时提供实时数据支持决策,使质量控制更加及时和精准。鼓励团队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建筑工程中,各参与方需紧密协作,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传递,共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可以促进信息的共享,减少沟通障碍,提升协作效率。此外,定期的团队会议和工作交流也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共同提升工程质量。

2.2 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

源头把关是保证物资质量的第一道防线。启东第二人民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在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就严格控制,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在采购过程中,应执行严格的材料检验,包括样品测试、第三方检测,确保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性能可靠。对于幕墙连接件等对安全和质量有重大影响的特殊材料,更进行详细的性能测试和现场抽样送检,确保其适应项目的实际需求。

在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照规定的验收程序进行检查,包括数量、规格、外观质量等,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退回,并记录在案,作为供应商评价的依据。同时,存储环节也不容忽视,应确保材料的妥善存放,避免因储存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再者,对于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强调出厂前的质量控制。选择符合资质的供应商,要求提供完整的质量证明文件,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在安装前,进行细致的检查、测试,确保构配件的尺寸精度、结构强度和设备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在用物资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如混凝土强度检测、电线电缆测试等,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仍能保持预期的性能。同时,施工队伍应具备识别和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材料或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替换合格的产品。为了进一步提升质量控制的精准度,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关键物资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无线传感器收集数据,对物资的使用状态进行远程追踪,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此外,结合大数据分析,对物资使用记录进行深度挖掘,可以优化采购策略,降低物资质量问题的出现概率。建立健全的物资质量追溯体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迅速追溯到责任方,及时解决问题,并进行改进措施的制定。这有助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的质量进步。

2.3 强化培训、优选施工人员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优先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以保证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关键岗位,如项目经理、质检员等,更应严格筛选,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通过资质审核、面试、技能考核等方式,确保这些关键角色能够胜任其在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工作。对于技术更新快速的建筑行业,持续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应鼓励员工进行终身学习,跟踪行业最新动态,掌握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例如,可以组织员工参加专业研讨会、技术交流活动,或者通过在线课程、专业认证等方式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同时,强调质量文化的培养,让施工人员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通过质量故事分享、优秀案例学习、质量竞赛等形式,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让质量至上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准则。这样不仅提升了工程的质量,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在施工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质量表现与员工的绩效、晋升挂钩,进一步激发他们追求卓越质量的积极性。公开表彰质量优秀的工作表现,以此作为榜样,引导整个团队追求高质量的施工成果。另外,对于项目经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应提供专门的质量管理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能力。这包括统计过程控制、质量审计、风险管理等,使他们能有效地监控和改进施工过程,预防和解决质量问题。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确保建筑安全、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通过提高管理及质量控制意识、严格控制建材质量、强化施工人员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欢.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分析[J].砖瓦,2022,(12):107-109.

[2]尹晨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0):76-78.

[3]张栋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2,(06):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