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 BIM 技术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

作者

文燕霞

河北顺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本研究主要在于研究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首先对BIM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以深化理解其在施工管理中的功能和应用。然后提出采用BIM技术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构建BIM模型、进行模型模拟、获取并分析模型反馈信息等步骤。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并发现BIM在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确保施工质量。最后指出BIM技术在国内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推广和应用仍存在较大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BIM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并为相应的施工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BIM技术;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效率和安全。

引言

在国内,房屋建筑施工领域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其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BIM技术通过建立一种基于可视化的信息模型,使得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都能得到有效管理,从而在提升施工效率,保障工程安全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还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何将BIM技术与现場管理有机结合,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及实际案例分析,探索BIM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1、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的理论探讨

1.1 BIM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建模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方法[1]。其基本概念是通过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创建和维护可靠的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的信息共享和协调[2]。BIM模型是由各种建筑元素的几何形状、空间关系、属性信息和工程数量等数据组成。BIM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的3D模型,更是一个包含了丰富信息的数字化建筑模型,反映了现实建筑的各种属性和特征。

BIM技术的特性体现在多个方面。BIM技术具有信息丰富性。其模型可以包含建筑元素的多方面信息,如材料属性、施工工艺、设备参数等,使得各方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中能够获取到全面的数据。BIM技术具有数据互操作性。不同软件平台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实现了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业主之间的协同工作。再者,BIM技术支持可视化展示。通过BIM模型可以实现建筑设计的可视化展示,使各方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3]。BIM技术还具有数据精确性和一致性。在BIM模型中的数据是相互关联和一致的,减少了信息不一致导致的错误和漏洞。BIM技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可以通过建立4D和5D的BIM模型,实现对建筑项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BIM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具有丰富的信息性、数据互操作性、可视化展示、数据精确性和一致性以及时间空间控制等多种特性。这些特性使得BIM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1.2 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功能和应用

建筑信息建模技术(BIM)作为一种数字化的建筑设计和管理工具,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中具有诸多功能和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多方面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帮助建设团队实时获取建筑项目的各类数据,包括设计图纸、工程预算、施工进度、材料信息等,从而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BIM技术在施工前阶段可实现三维模型的构建,模拟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施工流程,有助于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优化,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修改次数,提高施工质量。BIM技术还能够进行碰撞检测和协调分析,即通过模型的数据对比,及时发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冲突,避免因误差而导致的施工问题,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BIM技术还可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控。通过将传感器等设备与BIM模型结合,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检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利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及时评估施工进度、成本及风险,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BIM技术还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施工计划的优化和调整,提高施工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

2、基于BIM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实施策略

2.1 构建BIM模型及模型模拟的技术流程

构建BIM模型是基于BIM技术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第一步。需要整合工程设计、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各专业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利用BIM软件将这些信息进行建模。在建模过程中,需要确保各专业之间的信息能够互相匹配和协调,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在构建BIM模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BIM软件提供的参数化建模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等进行精细化建模。可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需求,设置模型中的各项信息属性,如材料信息、构件规格、施工工艺等,以便后续模型模拟和施工管理的实施。

模型模拟是构建BIM模型后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模拟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在模拟过程中,可以进行碰撞检测,分析模型中各构件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实际施工中的冲突和错误。还可以进行工序模拟,模拟施工的先后顺序、时间节点等,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施工风险并进行预防。

除此之外,模型模拟还可以进行资源模拟,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机械等资源进行模拟和优化配置,使施工过程更加合理高效。还可以进行预算模拟,根据模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成本计算和预测,为项目的施工预算提供参考依据,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在经济可控范围内进行。

构建BIM模型及模型模拟的技术流程是BIM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精细化的建模和系统化的模拟,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管理的水平,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2.2 获取与分析模型反馈信息的技术手段

获取与分析模型反馈信息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施:首先,建设BIM模型时,应该设置相应的参数和规则,以便收集关于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数据。其次,通过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将实时的施工数据反馈到BIM模型中,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接着,利用BIM模型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进行模拟演练,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还可以通过模型反馈信息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地,运用BIM模型中的协同工作功能,实现项目各方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和交流,从而加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调控。在数据分析方面,可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模型反馈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理。基于以上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全方位监控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结束语

本文详细研究了BIM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具体应用,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证实了其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和保障施工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BIM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勇于探索。尽管如此,BIM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为房屋建筑施工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该研究恰恰点明了BIM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孙林.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J].房地产导刊,2022,(05):44-46.

[2]何余华,李夫强,周金龙.基于BIM技术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管理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17):81-85.

[3]阎子龙.基于BIM技术的房屋建筑施工管理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8(11):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