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作者

吴志恒 何苏萍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浙江 宁波 315000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学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理化学以物理学的视角来研究观察化学变化的规律,同时需要综合运用化学其他领域的基本研究工具及方法。而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让学生利用实验过程验证所学理论原理,使其能够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加透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技能及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合适的物理化学实验所需条件,熟练和正确使用相关物理化学仪器设备,正确记录并运用理论公式处理实验数据,还要求学生也能够具备正确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学风;也为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拥有下良好学习基础,使其将来在药品制备、药物检验和药物学等研究工作方面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1]。

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一种将科学知识传授与道德素养培养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一、结合实验现象,渗透德育思想

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物理化学实验必须强调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所得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步骤,认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以此可以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做粘度法测量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每次液体流完的准确时间,如果实验记录的时间有些许偏差,即便实验数据与真实时间只相差0.01s,也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从而能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是多么具有严谨性。

2、强化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物理化学实验中经常会使用电子仪器以及化学试剂,因此实验安全方面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前对学生讲解实验仪器操作规范,如果出现仪器故障或漏电等情况应及时切断电源并报告带教老师,切不可擅自操作。关于试剂取用正确方法,让学生时刻牢记实验安全对自己及同组同学的重要性,实验安全重于泰山。在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方面,做好每次实验废液定点放置,不可图方便随意倾倒下水道,同时也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校园环境的保护,培养他们以后在不管是生活或者工作中也需具备的环保意识。

二、利用化学史和科学家故事,激发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1、介绍化学史和科学家故事:

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穿插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和著名化学家的精彩故事,让学生知道科学的每次发现都是多么不容易,科学家们所需要多么的奋斗精神。例如,可以讲述门捷列夫发现总结元素周期表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热爱及化学大家的不断追求。

3激发爱国情怀:

这是可以着重介绍中国科学家在化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例如“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侯德榜院士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化学家对世界化学的贡献及成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怀。

三、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实验,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团队合作实验:

我校采用的物理化学实验中有个硫酸链霉素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就是让整个班级学生分成5组,每组学生测定特定温度下的反应速率k,等整个实验结束后,将5组的反应速率5个k值,组合到一起计算出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的吉普斯自由能值。整个实验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中要学会相互沟通、协作和分享。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及互相合作的重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社会责任教育:

每次完成实验后,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具有社会应用价值,同样的实验方法是否还可以应用到其他新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研究的意义不仅仅是自己取得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成果是否对社会甚至对人类发展有进步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实验相关社会公益活动或科研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四、注重实验过程中的细节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实验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

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物理化学使用的通常都是精密仪器,必须正确精准操作。通过这方面操作练习,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工作习惯,也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操作基础。

2、实验记录的完整性:

强调物理化学实验每次实验后数据记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详细、准确地记录实验产生的所有数据及结果现象。只有通过完整及正确实验记录,才可以最终得出科学可靠的实验结果,物理化学实验数据产生有时比较机械单调,但也要耐心及细致的记录,切不可敷衍记录,认真对待实验产生每个实验数据,哪怕数据跟实际相差较大,也绝不可造假记录,只有认真分析各个数据后,才能得出问题出现在哪里,如何进行补救,最终得到科学的结果。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并不拘泥于以上这些措施。只要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都是德育融入实验教育的好方法,都可以积极探索并实施。

参考文献:

[1]周传佩,物理化学实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

第一作者:吴志恒,1980年,汉,男,本科,职称:实验师,研究方向:化学实验教育和管理工作,单位:浙江药科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