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深入研究金属冶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作者

刘伟

内蒙古包钢还原铁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 014010

摘要: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因金属性质的需要,其生产技术工艺必须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受强碱、强酸、易燃易爆等因素的影响,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生产工作充满不确定性和极强的危险性,对工作人员技术操作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爆炸、中毒、液体泄漏等重大生产事故,对相关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不利于冶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升技术应用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保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作顺利完成。

关键词:金属冶炼;安全风险 ;管控

冶炼企业是我国工业企业之中危险系数较高的企业种类之一,其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是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能源结构以及能源供给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冶金企业安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升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冶炼企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作中风险管理控制工作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概述冶炼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现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冶炼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

1、安全制度与安全意识存在不足。冶炼厂作为一类发展较为典型和成熟的企业,安全教育的开展工作具有一定力度。但是由于厂内空间广阔、人员构成复杂、员工的专业素质有所差异,很容易在主观意识上出现安全制度的薄弱环节。冶炼是—个技术要求极高的行业,随着近年来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科技生产在传统生产模式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日常操作也越来越依赖于机器化操控而不是人工操作。加之厂内员工的更新换代较快,在专业知识对接上会产生裂缝,进一步使得生产中出现员工不熟悉的环节,导致事故发生。对于安全意识的教育,很难细化到每—个点,在一些不属于生产主要环节的地方仍然会有小的隐患慢慢发展变大,对冶炼厂带来损害。所以说,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强化安全制度的落实,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

2、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与高危性。冶炼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在冶炼过程需要多种大型设备的作业,对于设备的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事故。在冶炼过程中承受的高温和高压是不可避免的,冶炼中常用的原料与添加剂大多都不具有稳定性,极易在操作不当、环境不适宜等条件下造成不可预知的危害。冶炼过程是化工产品不断转化的过程,会涉及到许多强腐蚀性的产品的生成,在加工过程中,对于设备的损耗程度加深,更重要的是随之产生的附带垃圾,比如一些不易溶解的结垢,产生毒性的物质都会形成安全隐患,导致设备爆炸、毒物泄漏等,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加之对于整个过程的监控范围有限,这就使得需要对冶炼中涉及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升级,以望能做到安全系数更高,将风险降到最低。

二、冶炼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笔者对相关企业有色金属冶炼管理工作展开详细分析,将当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1、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生产建设单位应根据法律规定健全和完善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企业应当依据原有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废气治理工程的生产特点,制定本工程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上岗前对参与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应当具有建设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书。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制度和规程对本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的风险点进行评估,列出易发生潜在安全事故的工序和设备,进行建档立卡,熟知针对各种安全事故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 ;对有潜在重大风险的大型塔器吊装工序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列出可能出现的风险源和危险性,在方案中还必须有应急预案,并对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救援。

2、建立风险管控制度。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管理水平都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通过生产变革实现冶金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在这种行业发展趋势下,传统的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显然不适用于当前有色金属冶炼管理控制工作,要求冶金企业在开展有色金属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控制工作期间,积极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方案研讨活动,推动建立健全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控制制度,对有色金属冶炼程序、技术工艺标准、操作程序等内容进行严格规范,形成完善的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控制工作流程。一方面,冶金企业要加强对安全风险事故的管理,尤其加强对作业事故事前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安全风险管理控制原则,管理人员要在具备风险综合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冶金企业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有效处理 ;另一方面,冶金企业管理人员要将管理需要与实际生产工作相结合,针对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对安全风险等级的评估,结合以往风险管理控制经验教训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理论知识,将其应用于风险防控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企业制度的管理优势和风险控制作用。与此同时,冶金企业要对有色金属冶炼环境进行监督,形成严格的监督控制机制,落实包括检修冶金设备、规范技术人员行为两方面,保证技术生产人员能够按照安全作业标准开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作,设备维护人员要对冶金需要的基础设施及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稳定、正常运行,提升冶金工作环境的安全系数,为落实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流程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进而实现对冶金工作的安全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3、完善风险评价体系。冶金企业为实现对有色金属冶炼作业流程安全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要在开展管理和控制工作初期,找到影响冶炼安全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对控制点的综合分析,收集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完成对危险源的控制,这就要求冶金企业要健全和完善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对有色金属冶炼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首先,冶金企业要对风险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网络手段,对冶金过程中危险源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建立起冶金安全风险预防系统,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识别,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和不足,能够根据冶金工作实际开展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控制措施,确保冶金企业安全风险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其次,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风险识别系统,对冶金工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对企业现有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综合评定,对于不完整的部分进行及时整改和补充,提升冶金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初始作业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最后,冶金企业要利用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危险源进行有效辨识,一是分析冶金工作危害,将作业活动流程分为不同阶段,结合关键阶段的危险程度,确定整体作业活动的安全系数,判断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型,二是建立风险控制程序,坚持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示的危险源控制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从根本上降低危险源对作业环境和技术人员人身安全的影响,对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安全风险评定对象的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的生产环境进行风险辨识,提高风险评定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冶炼企业在进行有色金属冶炼工作期间,要想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控制效果,冶炼企业要积极转变生产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控制设备,强化对金属冶炼作业环境的管理,同时管理人员要不断优化管理方式,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意识,全面提升冶炼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由传统的关注事后分析向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安全控制与安全防控转变,创新冶炼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手段,最大限度地解决企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作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俊.金属冶炼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1(10):17-18.

[2]王永超.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探讨[J].冶金与材料,2021,41(4):141-142.

[3]唐美静.有色金属冶炼主要工艺设备及用途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1(12):19-20.

[4]王平山 ,何海霞 . 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研究 [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