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实施方案
李古月
合肥市贵池路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本研究探讨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实施方案。结果表明,自我管理能力对实现幼小顺利衔接意义重大。应立足儿童成长特点和生活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幼小沟通配合,共同推进培养过程;组织多样情境体验,立体化开展培养实践。这为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后续还需持续优化完善,让每位幼儿都能够自主管理生活,稳步成长。
关键词:幼小衔接;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实施方案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站,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大班是幼儿园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孩子们进入小学的桥梁。在这个关键期,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尤为重要。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孩子们根据环境要求和自身需要,自觉规划、组织、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关乎孩子们是否能顺利实现幼小衔接,适应小学生活。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目标明确,立足实际
在大班阶段,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成长的关键环节,需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来设定目标。自理能力的提升是基础,包括穿衣、整理个人物品和清洁卫生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建立自我服务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阅读角、探索区等,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控能力的锻炼则涉及情绪和行为的管理,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游戏等互动活动,幼儿能学习控制冲动和遵守集体规则。
鉴于不同地区幼儿园资源和家庭背景的差异,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具有针对性。特别是对于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幼儿园,应重点关注环境适应性、基础生活技能的培养,并鼓励社区和家庭参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如自理角的设立、洗手竞赛和穿脱衣大赛,不仅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自理,还能提高他们的熟练度和自信心。同时,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培训、志愿者支援和远程教学资源来提升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措施,即使是在资源有限的农村地区,也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性的目标设定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二、幼小衔接,共同培养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形成合力,紧密配合、相互支撑,才能实现立体化、持续化的培养效果。双方可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每学期召开一次座谈会,幼儿园汇报学生自理、自控能力培养情况,小学提出下一阶段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幼小教师持续交流的群组,及时分享信息、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制定培养目标,明确重点和方法,形成联合培养方案。接下来,小学教师定期到幼儿园观摩指导,评估孩子表现,提供优化意见。其次,幼儿园结合意见,模拟设置小学情境,让孩子在操练中适应规则要求、培养自控能力。最后,组织幼儿和家长参观小学,了解具体环境,明确期待,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这种多元联动的模式,通过信息共享、目标对接、过程互动、联合行动等,形成合力,有效推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确保幼小衔接顺利、稳妥地实现。此外,双方还要加强师资培训,举办教学研讨活动,实现理念方法的共识和认同,从根本上形成协同合作的生态。以上种种举措的综合运用,才能持续产生协同效应,推动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不断深入。幼儿园和附近的小学开展了合作。第一步,双方教师进行座谈,幼儿园教师了解小学对孩子自理能力、专注力、遵守纪律的要求,小学教师了解幼儿园的现状和培养重点。第二步,小学教师到幼儿园观摩活动,了解孩子的表现,给出指导意见。第三步,幼儿园根据意见,设置模拟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让孩子体验自主完成作业、遵守队列秩序等。小学教师继续参与指导。第四步,组织幼儿和家长参观小学,了解学习环境和细则。这种持续性的合作,使幼小学能够针对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确保幼小衔接的顺利实现。
三、多样化体验,立体化培养
针对幼儿学习生活的不同方面,设置对应情境,组织体验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让孩子亲身体会和实践自我管理的过程。生活自理方面,如洗手、穿衣、用餐等自助活动。学习培养方面,设计趣味互动的自学任务。社会交往方面,组织合作游戏,培养队伍纪律。通过立体式、多样化的情境体验,孩子们在实践中增强自我管理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幼儿园专门设立了“小小自理人”活动区域,组织孩子们轮流担任值日生、教室管理员等角色。在生活自理方面,设置模拟家居区域,让孩子们在情境中练习叠被子、摆餐具、清理垃圾等。在学习培养方面,设计寓教于乐的自主选择区,如图书角、建构区等。孩子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学习。教师不定时布置趣味任务,引导孩子计划、执行任务。在社会交往方面,每天进行集体活动,让孩子理解规则、体会纪律和团结协作。这些立体化的体验,使自我管理的过程“融入其中、游刃有余”,孩子在乐趣中培养自我调控、自我约束的能力,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这种情境化的培养,既便于操练又易于迁移,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结语
幼小衔接是教育体系实施的重要环节,关乎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自我管理能力是确保幼小衔接顺利进行的关键。本研究在分析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立足实际的培养目标,幼小间紧密配合的实施策略,以及通过情境体验培养自我管理的路径。这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提供了框架性指导。后续还需要开展具体情境的设计实验,评估培养效果,不断优化完善。希望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实现自我管理、顺利成长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静.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研究[J].科教文汇, 2021(24):3.DOI:10.16871/j.cnki.kjwhc.2021.08.055.
[2] 钱文娟.于黑白纵横 彰显自我管理——浅谈围棋文化引领下幼小衔接时期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好家长, 2016(8):1.
[3] 李萍.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J].漫动作, 2022(10):0196-0198.
[4] 董越.提升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 20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