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作者

林玉菁

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 57200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学生信息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并结合《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体验网络生活》和《进行网络交流》等课程内容提出一系列基于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详细说明了改革策略的实施路径和效果。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素养;教学改革;策略

引  言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肩负着向社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必修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至关重要,但鉴于当前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如教材过时、教法僵化等问题直接阻碍了学生信息能力的有效提高,故而亟需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教学革新来优化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构与授课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并确保其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具体要求。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关联分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学生信息素养之间存在着密切而相辅相成的关联。一方面该课程作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途径,通过教授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使用技巧及办公软件应用等多方面内容,可以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信息处理能力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能够更加迅速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复杂概念和技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1】。这种双向促进的关系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还促进了他们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全面发展。

二、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一)适应信息席卷浪潮,奠定职业发展基石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个人职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沿阵地,通过系统化的教学与实践可以使学生掌握信息检索、处理与分析的核心技能,为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快速适应信息化工作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字化时代,更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持续飞跃。

(二)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精进,更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升华。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等实用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筛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构建了自主学习的框架,使他们具备了在信息海洋中遨游、持续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课程内容革新:融合信息素养要素

在课程内容革新方面,教师应将信息素养要素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一方面,教师应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将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引入课程中,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分析和信息应用等方面,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其信息处理能力。

例如,在《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一章节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区块链技术作为教学内容,首先向学生详细介绍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它如何通过分布式账本、加密算法等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在金融、物流等多个行业中的创新应用及其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接着设计一项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分组深入调研区块链技术在一个具体领域内的最新进展、成功案例及面临的挑战。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极大地加深学生对区块链这项前沿科技的理解,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例如通过项目式学习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和创新设计,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或者在翻转课堂中提前录制教学视频供学生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和深入讨论等【2】。

例如,在《体验网络生活》这一章节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前录制一段关于网络购物的教学视频,包括网络购物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然后将视频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供学生预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网络购物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网络购物的全过程,包括商品搜索、价格比较、下单支付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网络购物的理解,还能够锻炼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践应用强化: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在实践应用强化方面,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任务,如数据统计分析、网站设计与制作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

例如,在《进行网络交流》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具体的任务目标,如共同完成一份调研报告或设计一个在线学习平台等,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在线协作工具进行分工合作和沟通交流,如使用在线文档编辑工具进行文档协作、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实时沟通等。

在协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筛选和整合,分析任务目标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也需要与小组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网络交流的理解,还能够锻炼其信息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应用强化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同时,这些策略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迟婷.基于信息素养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 2023(6):369.

[2]范素果.信息素养培养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