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作者

刘鑫

身份证号码:37010219830415001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提高,尤其是生活环境的安全与舒适能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建筑行业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所以建筑行业需要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防范。做好管理风险的有效防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社会持续发展也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建设企业与施工单位都应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风险研究,将风险管理进行合理分类,并针对风险类型采取科学化的防范措施,以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安全、如期完成,推动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为社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关系到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对建筑工程的重视程度,保证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符合施工要求,另外,施工企业还需要不断地优化施工管理,以此来施工管理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住房。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因此其质量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中,施工阶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与重要阶段,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就需要高度重视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最终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其重要性为:第一,施工建设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如人员素质、材料质量、设备性能、施工环节、技术工艺、制度体系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与质量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与质量隐患时,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还会影响企业的形象,不利于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因此就要做好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与形象。当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与品牌时,就会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与支持,有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第二,房屋建筑工程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空间环境,其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步伐。因此就需要做好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就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2.1加大安全生产力度

安全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者的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等。项目管理人员研判建筑工程施工的各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因素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围绕安全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行为,逐步营造安全良性循环的建筑工程发展环境,实现安全施工的目标。健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也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2.2提高基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人员以进城务工的人员为主,文化水平比较低,专业素养不高,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高招聘的门槛,提高对招聘人才的要求,采用持证上岗的方式。另外一方面就是需要招聘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且采用考核的方式,只有通过考核的方式才能顺利上岗,没有通过考核的需要继续学习或者是解除聘用关系。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给予相应的处罚,这样一来,通过全面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方式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3明确建设管理责任

为将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还应及时完善建设管理体系。对此,相关单位应明确建筑工程建设中的管理责任,用科学的责任制度,明确各方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基本职责。具体来说,相关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建设活动,明确建设管理的具体目标、基本任务,以及不同人员在建设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随后以此为前提,设计精细化的管理责任制度,用详细的制度条例将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任务落实到个人,从而在发现问题后及时确定责任主体,借此强化各主体责任意识,调动其在建设管理中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相关单位可通过奖惩制度,约束各责任主体,加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2.4健全建设管理制度

制度是完善建筑工程建设体系的核心,只有及时健全建设管理制度才能促进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提升市政工程建设水平。对此,相关单位可基于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要求、建设内容,以及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包括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条例、人员培训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在制度引导下,相关人员可有序地安排建设管理任务,预防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各类风险问题,保障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但是为突出制度的管理价值,相关单位还应定期完善、改进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内容与实际建设活动的贴合度。

2.5完善建设管理监督机制

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中,管理监督机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可靠的监督机制,相关单位可针对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建立“监管网络”,全面监督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使各主体各司其职,规范地处理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增强建设管理效能。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监督机制,相关单位可不定期检查建筑工程建设情况,核查隐蔽工程、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管理情况,督促管理人员及时排查风险隐患,优化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方案。此外,施工单位可利用监控装置,线上监管建筑工程建设活动,全方位地落实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2.6落实精细化建设管理模式

为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完善性,还应转变管理理念,落实精细化建设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一种新型的管理观念,强调管理流程的细节化。对于建设内容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的建设管理模式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相关单位应不断创新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细化建设管理内容,用更直观的管理条例指导施工人员完成施工任务。

2.7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如果施工材料存在问题,那么工程项目的安全隐患就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将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建筑企业有必要通过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例如,在施工材料采购环节,建筑企业需要指派专业的采购员承担采购任务。同时,采购员也应充分了解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掌握不同施工材料性能,优先选购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材料。在挑选合作厂商时,建筑企业应以信誉优、产品质量高、服务好的材料供应厂商为首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是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制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提升城市整体规划水平,还应及时建立起更完善的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并从人才培训、制度设计、观念转变等角度出发,明确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借此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管理流程,规避建设风险,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我国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叶冬飞.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2(5):72-74.

[2]孙少辉.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四川建材,2022,48(9):92-94.

[3]赵鑫.房建工程土建施工要点分析[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1):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