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山地农业产业中的应用探讨
贵州省新技术研究所 邮编:550081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业信息化、农业社会化服务
摘要:当前,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社会化服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贵州省地处高原地带,喀斯特地形显著,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由于特殊而险峻的地貌地形环境,客观上造成闭塞状态,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情况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进行有效的衔接应用,健全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贵州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一环。
1 贵州农业现状
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高原、山地、丘陵及盆地等交错构成,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资源较少,且分散不均。由于贵州地势表现为西高东低,地势的不同,导致农作物的种类多样复杂,不同市县镇的农业种植情况也有所差异。贵州虽然降水丰富,但其特殊的喀斯特地貌使其蓄水程度低,水资源利用率落后,再加上地势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使得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难度大、覆盖面积小,抗灾能力弱。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低,农业整体还处于由传统农业为主导的模式进行生产种植,使得贵州农业生产效率低。山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气候、虫灾、农作物生长状况没有系统化的管理,很难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1]
2 贵州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指各类市场化服务主体围绕农业生产全链条,根据产前、产中、产后需要,提供的各类经营性服务。具体包括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市场信息、农机作业及维修、疫病防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营销、仓储物流和初加工等服务。[2]
贵州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备案记经营主体主要类型有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要服务内容涵盖农机、植保、种植、育苗等,现在已逐渐将社会化服务拓展到畜禽产业领域。部分县级地区已经通过数字信息平台对服务内容及过程进行可跟踪、可查询的信息共享简约化管理。[3]
3 贵州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困境
3.1 供需不平衡
受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种植结构等客观条件影响,贵州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而不同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能力也不同,在实践中容易产生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从服务内容看,贵州当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要集中在产前、产中环节,产后服务、综合服务较为落后;从供给渠道看,政府涉农部门存在供需错配问题,经营性服务组织带动能力弱;从市场制度看,新型服务主体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服务组织之间存在不合理竞争服务资源、服务效率与创新能力低、缺乏监管等问题,使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可得性仍然较低。
3.2服务组织人才较少
贵州农业社会化服务尚处在发展提升阶段,服务组织整体服务能力还不够强。从人才储备上看,由于农业比较收益相对较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农村成为人才的净输出地,导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才规模总量不足、复合型人才少,严重制约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进程。从品牌意识看,受农产品质量差异大、标准化程度不高、渠道分散等因素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农产品品牌化、安全可追溯机制比较缺乏。从金融资源看,由于农业存在一定的弱质性,农村金融服务有所欠缺,部分服务组织服务费用收取存在困难。此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内部管理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也制约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4 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平台的意义
推动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解决贵州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结构不平衡问题。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将省、市、县、乡、村各级农业生产经营信息与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信息及时录入各级农业信息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由线下服务拓展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打破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双方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双方有机衔接。同时,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同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度融合,鼓励社会化服务主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和手段,推广应用遥感、航拍、定位系统等成熟的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平台,对农业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和服务质量等进行精准监测,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
5 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平台发展对策
5.1 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性数字平台,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拓展延伸
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性数字平台,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存在差异问题。首先,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精准化管理水平,实现“供、种、管、收、储、运、加、销”全过程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其次,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性数字平台,覆盖小农户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现一体化运营,全过程管理。最后,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性数字平台要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借助数字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着重围绕农产品贮藏、加工、物流、营销、金融服务等方面,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后社会化服务,深化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产业链的支撑作用。
5.2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和数字人才建设,保障农业社会化数字服务有效运营
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农业社会化数字服务的先决条件。加快农村地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地区、各主体间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农业社会化数字服务有效运营提供基础保障。同时,推动信息服务深入农村基层,并进一步提升农户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快农村数字人才建设,为农业社会化数字服务有效运营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培育一批既懂农业又了解数字技术的实用型复合人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复合型人才扎根农村,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点创新数字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融入农业社会化数字服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搭建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现一体化运营,全过程管理,精准匹配不同农户的服务需求,降低农户成本,构建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终实现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彭义,邓广琴,龙琼等.贵州省农业当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贵州农机化,2021,No.335(03):23-26.
[2]江帆,袁云云.国内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综述[J].西部论坛,2023,33(02):111-124.
[3]周定勇,沈德林,李俊,尹杨莎,明炜.贵州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基于贵阳市和铜仁市的调研[J].农技服务,2023,40(03):106-110.
[4]王海成.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23,No.339(03):157-159.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3.03.049.
[5]孙勇,陈新平.贵州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No.644(06):308-309+311.
[6]刘伟.对贵州山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推广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现代农机,2022,No.169(05):39-41.
[7]石铭铭.贵州省湄潭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助推农业现代化[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No.161(10):67-68.
[8]韩志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23,No.339(03):99-101.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3.03.030.
[9]周定勇,沈德林,李俊,尹杨莎,明炜.贵州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基于贵阳市和铜仁市的调研[J].农技服务,2023,40(03):106-110.
贵州分布式农业应用研究与蓝莓产业科技服务支撑平台建设
《黔科院发(2023)06号》
科技大数据创新服务平台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黔科合服企业[2021]6号-03